• 64阅读
  • 0回复

新奇的海上经历——格陵兰岛纪行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27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新奇的海上经历
——格陵兰岛纪行之二
本报驻瑞典记者章念生
首府努克
8月10日下午,我们从康格鲁斯瓦克机场转机南飞,约一个小时后来到格陵兰的首府——努克市。在格陵兰所有18个行政区中,努克的居住人口最多,共1.3万人,其中约5000是丹麦人,其余都是当地的格陵兰人。
努克说是首府,其实只有一条主街,严格说只有一处红绿灯。但一幢幢小楼都修得很别致,大都依山而建,色彩明艳,而且带有花园。有意思的是,家家门前都有一座带栏杆的木板桥连接大路,带坡度的,则搭起木阶。当地人说,冬天封冻路滑,这样走路安全。这种花园洋房占去市区建筑的大部分。我们到的那天是周六,外面几乎看不见什么人,商店早已关门。陪同说,周末是没有什么公共活动的,第二天是周日,商店更是全部关门。我们将乘船出海,先体验体验当地渔民的生活。
初见巨鲸
第二天上午,我们乘船沿着努克湾向北去。海湾上的夏风依然刺骨,穿着皮大衣也能被吹透。船开出不到五分钟,我们正在甲板上欣赏岸边景致时,船长突然跑出驾驶舱,告诉大家前面发现了鲸。我们立刻奔到船头,只见前面约200米处的海面上有一股“喷泉”,水柱足有两三米高,喷泉消失后,海面倏然划出乌黑的鲸尾巴,掀起又落下,好几个来回,溅起的水花四射。
随行的一位渔业专家霍姆斯鲁帕告诉我,那是一头驼鲸,约有30吨重。这一带经常有鲸出没,最大的重达上百吨。我说,刚才的地方离岸不过百多米,怎么会有鲸?他解释道,这片水域深400多米,海湾最深处达637米,这样的深度对鲸来说已经有足够的空间,再说这儿没有任何污染。另外,根据国际条约规定,驼鲸是不允许捕杀的,所以它们在此生活很安全。
冰海垂钓
约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一座小岛附近。船抛下锚,船长宣布就在这儿钓鱼。一名格陵兰船员拿出十几根缠在木棒上的鱼线和钩,说必须放到50米深才可能钓到鱼。大家争先恐后往下放钩,忙得不亦乐乎。法新社一位记者动作最快,别人钩还没放到底,他已经在往上拉了。快到水面时,他大叫拉不动了,大家连忙过去帮他,拉上来一看,一共五个鱼钩上咬着四条鱼,每条至少有两三公斤重,其中有三条红鱼,那都是生活在60米以下的。一个小时下来,大家个个都有收获,足足钓了30多条,鱼筐都快盛满了,鱼直往甲板上跳,有几条还蹦回了大海。
船长驾船径直往一座冰山驶去,附近的海面上漂着好几座小冰山,大的与我们乘坐的排水量1500吨的船差不多,小的也比摩托艇大。霍姆斯鲁帕说我们只能看到冰山露出水面的那部分,其实它们90%的体积都在水下,要说“年龄”,恐怕最“年轻”的也有500岁,最“老”的可达10万岁。它们都是从努克以北约500公里的伊鲁里萨特冰川分离出来后漂来的,那里是格陵兰岛最活跃的冰川。
船很快靠上了冰山,格陵兰船员拿着一根鱼梭跳了上去,片刻之间就凿下好几块冰扔了过来,放在鱼筐里保鲜用。一位路透社记者抠了一小块冰放进嘴里,连说是甜的。我也忍不住尝了一块,虽说不太甜,但至少是淡的。船长说这样的冰在格陵兰随处都是,格陵兰的冰层是目前世界上受污染最少的“淡水库”之一,冰被面积达180多万平方公里,如果所有的冰层融化,地球洋面将升高6.5米。
(本报斯德哥尔摩电)(附图片)
题图照片:海上垂钓鱼满钩本报记者章念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