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红军标语楼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26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

  红军标语楼纪事
姚成友
在湘桂两省交界的越城岭下,有一个山环水绕充满传奇色彩的瑶乡——广西兴安县华江瑶族自治乡,乡政府所在地华江镇有一座红军标语楼,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当年红军经过这里写下的二十多条标语和绘制的生动形象的漫画。据有关部门考证,其标语数量之多,漫画水平之高,经历半个多世纪保存得这样完整,在全国不说独一无二至少也是罕见的。可惜,由于山高路遥,地处僻远,如许之珍藏胜迹,至今仍鲜为人知。这是一座黑瓦青砖的二层小楼,楼面为坚硬防潮防蛀的黄木地板,靠南的一侧有一楼外走廊,立此可观半镇风光。楼前门额上赫然写着“红军标语楼”五个大字。在走廊的外墙上是当年用墨汁写的两条标语:一条是“中国工农红军万岁!”一条是“红军绝对保护瑶民”。还有如“打倒贪官污吏”、“铲除土豪劣绅”、“当红军有田分”等标语分别写在东西南北四面墙上。虽然五十余年风雨剥蚀,依然清晰可见。讲解员吕小姐告诉我们:这座楼原名千家寺,是国民党的乡公所,是当年红军长征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后进至瑶乡翻越老山界时中央军委指挥部旧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云、刘伯承、徐特立、林伯渠、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都曾在这里住宿和办公。当时红军的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及时生动,走到哪里就把标语写到哪里,作为中央军委指挥部住地,标语当然写得最多。凝望悬挂在二楼大厅红军领导人的照片,阅读挂满内墙的种种图片资料,一幅幅红军过瑶乡的壮观图景似在眼前闪现。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初,红一方面军五个军团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先后来到这个老山界下的瑶乡。瑶族同胞受够了当地国民党兵匪的欺压凌辱,不知道红军是个什么队伍,开始是惊怕,东躲西藏。后来,看到红军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住在老乡家里,一不宰猪,二不抓鸡,晚上睡觉不上床而是睡地铺,见了妇女一口一个大姐,一口一个表嫂,感到这些兵确实“绝对保护瑶民”。于是,跑上山的回来了,态度冷淡的亲热了,主动帮红军烧菜、做饭、带路、护理伤员……乡里有个土豪李长茂,是当地有名的土匪,有枪、有钱、有势、无恶不作,民愤极大。群众向红军告发后,当即被红军逮捕,经审讯属实,就地正法。瑶民欢呼喜庆,奔走相告,称红军是瑶家恩人。红军过去一年之后,一九三五年二月,瑶民黄吾矮在华江附近才喜界的石壁上端端正正刻了一首诗:“朱毛过瑶山,官恨吾喜欢,甲戌孟冬月,瑶胞把家还。”这首刻在石壁上的诗,充分表达了瑶胞对红军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此诗的放大照片至今仍陈列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伫立在这座小楼上,遥望四周雄山耸立,绿涛薄天,眼前楼房错落,瑶胞来去,我想得很多很多。我想到:六十年前当地群众用厚厚的石灰把一条条标语掩盖起来,坚信有朝一日必定云破天开红军复归,其耿耿之心,皎皎如日月。我想到:解放后瑶胞竞相揭开岁月云烟重现斯楼美丽,并把它命名为红军标语楼,其欣欣之情,洋洋似春雨。我想到:华江人如今把这座楼作为自己的党校,其意是何等深远。楼上是历史的课堂,楼下是现实的课堂。现实的课堂里悬挂着马恩列斯毛的巨幅画像,陈列着改革开放以来瑶乡经济发展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图表和资料。历史和现实在这里是多么和谐统一。
呵,这座红军标语楼难道不是一块历史的瑰宝吗?瑰宝藏深山,光芒何煌煌。今天,我们理应让它走出深山老林,走进现代生活,昨日的风采原本就是今日斑斓的底色呵。(作者单位:广州军区政治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