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坚持两手抓共唱一台戏——锦西炼化总厂精神文明建设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2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坚持两手抓共唱一台戏
——锦西炼化总厂精神文明建设纪事
冰季川张严涂晓东
辽宁锦西炼油化工总厂是中国石化总公司直属的国家特大型企业,“八五”期间,该厂上缴国家利税26亿元,相当于为国家赚回了一个同等规模的炼油化工企业。去年,在全国石化企业经济效益普遍滑坡的形势下,该厂创造产值、利税和销售收入三项历史最高水平。厂长刘宝林被评为全国劳模,党委书记尹生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厂党委被辽宁省委授予“红旗党委”称号。
锦西炼化总厂的成功秘诀是:“党政工团紧密配合,共唱一台戏;领导唱好‘将相和’;党员唱好‘表率曲’;职工唱好‘群英会’。”
领导唱好“将相和”
在锦西炼化总厂采访,我们感受到:党委领导在认真抓好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的正确方向的同时,坚持在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战略等重大问题上参与决策;行政领导在决定重大问题前,主动征求党委领导的意见,全厂出现了行政领导也抓精神文明建设,党委领导也抓生产,共唱“一台戏”的良好工作氛围。
前些年,因为铁路运力不足,产品外运成为制约该厂发展的“瓶颈”。年近六旬的厂党委书记尹生吃不香、睡不着,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辟海上运输通道、建设“海输工程”的建议。建议一提出,立即得到厂长和党委其他领导成员和职工的一致赞成。接着,尹生书记不顾年事已高,和厂长刘宝林一起,没日没夜地跑北京,报批项目,筹集资金。他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使刘宝林为之感动,他感慨地说:“有这样的好书记,我们厂没有办不成的事。”1995年3月,总投资为2.5亿元的“海输工程”动工了,尹生书记又亲自上工地指挥,带领厂工会、纪委、宣传部、团委等部门的同志,深入工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劳动竞赛,使主体工程提前三个月竣工,并节省了1500多万元资金。
党员唱好“表率曲”
“我们厂拥有4300名党员,这支党员队伍是我们厂两个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的最大财富。”厂党委书记尹生如是说。
过去,厂党委发现有的党员干部开会不带笔记本,或是不认真记录,这不仅反映出一种不负责的作风,而且必然产生“中梗阻”现象,影响总厂的指令及时全面地贯彻到每个职工。因此,厂党委就从这件小事抓起,每次开会,先检查是否带笔记,是否作记录;会议结束后,还要抽查部分干部的笔记,检查是否记录得全面、准确。久而久之,不认真记录、不及时传达的人没有了,“中梗阻”现象也消失了。
厂党委对党员干部从严要求,严格管理,培养造就了一支党性强、组织观念强的党员干部队伍,营造了一个“步调统一、令行禁止”的政治氛围。
职工唱好“群英会”
厂党委“一班人”在实践中认识到:抓好社会主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职工“爱厂如家,爱国奉献”的主人翁精神。从1990年开始,厂党委抓住厂里的热点问题,围绕一个主题,每年开展一次讨论,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
职工参政议政的高度热情,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具体表现。据介绍,厂党委为了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宗旨落到实处,建立了职工代表值班室。厂长刘宝林对此非常重视,安排了房间,职工代表轮流上岗值班,胸佩证章,参加企业各项管理活动。这个制度实行以来,收到职工意见、建议1000多条。这一做法,得到了全国总工会领导的高度评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