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环节——关于计算机普及教育的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2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环节
——关于计算机普及教育的述评
本报记者陈祖甲
今年7月末,我国四名中学生在第八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全部夺得了金牌,团体总分名列榜首。8月中旬,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竞赛也已揭晓。种种令人振奋的信息,表明我国青少年计算机普及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计算机普及教育,尤其是中小学计算机普及教育,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众所周知,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目前,信息高速公路的修建,一些微机工作站、小型机、大型机已联结成国际网络,人们开始进入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的境界。现实向我们表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成为新世纪高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龙头。为了求得我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有必要加大计算机普及教育的力度。
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以高度的战略眼光断言:“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人才资源,是我国接触计算机的最大人群。这些年,我国80多万所中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装备了计算机,大约有1000万左右中小学生摸到计算机。有关资料表明1993-1994年度,中小学添置的计算机设备比上年度增长70%,教师增加60%,开课学校增加190%。计算机普及教育已由单个学校,发展到一个县一个县地成片推广。
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目前中小学计算机普及教育存在的问题。记者同一些从事计算机普及工作的同志交谈,感到问题突出表现在认识程度上。其他如缺乏资金投入、设备如何选择、师资力量配备等等都与之有关。
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效祥说,计算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到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是信息资源贫富之间的较量。而计算机是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播的现代化手段。在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和明天,不管干什么都离不开计算机。在全国中小学实行计算机普及教育是战略性行为。
普及计算机教育,并非只是在中小学增加一门课程。它与教育改革有关,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辅助其他课程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促进教育改革,使之由应试教育向国民素质教育转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邓立言说,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计算机技术对教育思想、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的提高、现代化管理都有很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发展计算机普及教育有较好的环境,造就了一种良好的机遇。国家制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教育法》都为计算机普及教育的战略目标、政策提供了依据。计算机事业的兴旺,电脑进入家庭、企业、机关都为此提供了急迫的需求和有利的条件。中小学应用计算机技术促进学校整体改革的成功实例也不少见。
计算机尤其是多媒体进入家庭之后,一些中小学生倾心于电子游戏、影视盘等等。利用多媒体看动作片、警匪片,玩打打杀杀、卖房地产炒股票的游戏较多,有的厂商甚至企图将日本军国主义的行径塞进游戏软件。这是值得关注的。软件的开发,是计算机普及教育的核心问题。一则需要开发学校教学软件,如美术、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等。二则是开发健康、爱国、启迪学生智力的游戏软件。这方面国内有较大的市场,有关的企业、研究部门有责任去占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