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师德:社会道德状况的预警信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25
第10版(文化)
专栏:读者快递

  师德:社会道德状况的预警信号
我认为,医德和师德是社会道德状况的预警信号。医生是呵护人的生理健康的,老师是塑造下一代心灵的。两者都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他们的职业道德如果出了问题,将使公众对重振社会道德失去信心。
在30多年的教学和管理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我们教育学生要有理想、学文化、守纪律,要有奉献精神,可是教师是不是能首先做到呢?如果教师的言行与之相悖,那么对学生的德育效果就要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当代中小学校老师的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如今的学生、21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主体的道德风貌。为人师者,能不慎乎?
近年来,学校中教师的价值取向也有“趋利”的迹象。个别教师在校外兼课多,搞“家教”多,影响了全身心地投入校内教学工作。党总支特邀全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干部张汝杰来校做“对奉献精神的哲学思考”的报告。他放弃在美国的高薪待遇、甘愿回国做清贫的公务员的事迹,为教师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奉献课。这一“冲击波”在校内经久不息,大大增强了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青年教师行动最快,纷纷制定了业务进修的三年、六年规划,并争先申请入党。包括校领导在内的许多骨干教师曾受到社会各方面以优职、高薪、住房优越等待遇为许诺的邀请,但他们没有为之所动。
重视德育、老师以身作则已经成了我们学校的传统。几十年来,从我校毕业的学生数以万计,其中相当多的人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逢年过节,在老师们收到的贺卡中重复着这样的内容:在学校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更学会了做人。
北京市第五中学郝世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