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奋进中的青海油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31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奋进中的青海油田
本报记者武卫政万秀斌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高原氧气少。”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其实是一个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南昆仑,北祁连,八百里瀚海无人烟”。50年代以来,这片生命的禁区成为青海油田的主战场,几代石油工人“一卷行李一口锅,骑着骆驼走沙漠,渴了吃口昆仑雪,饿了啃口青稞馍”,开创了柴达木的石油基业。同时,他们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以“爱国、创业、奉献”为精髓的柴达木石油精神。
只能苦干,不能苦熬
盛夏七月,虽然骄阳似火,却是柴达木盆地最好的季节。在盆地东部平均海拔2800多米的察尔汗盐湖上,青海油田的工人为铺设涩北气田至格尔木的天然气管道挥汗苦战。这条被油田人亲切地称为“希望线”的输气管线,全长189公里,要穿越大片盐湖、盐碱滩、沼泽、草原,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施工难度很大。记者问工人们:条件这么艰苦,悠着点干不行吗?他们回答:不行,我们只能苦干,不能苦熬!
记者在青海油田采访,经敦煌七里镇(生活基地),进花土沟(原油生产基地),到格尔木(石油化工基地),上南翼山、涩北(油气生产第一线),行程近2000公里,只要遇到油田的干部、职工,每个人都会对我们讲这句话:“只能苦干,不能苦熬!”这不是什么豪言壮语,而是柴达木石油人重新认识自我,说出的一句心里话。
不少到过柴达木的人感叹:能在这里呆得住,就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要干出一番事业。甚至有人说,在这里不用工作,熬上三年五载也能成劳模。然而,在海拔3000多米的南翼山油气田,在远离格尔木250多公里的涩北气田,采油工人却对记者说:“过去听这话高兴,以苦为荣么!现在听起来却觉得不对味。条件艰苦是客观造成的,不是骄傲的资本。如果不是为了油,谁也不会到这里来苦熬一辈子。今天我们甘于吃苦,是为了使柴达木尽快发展起来,将来不再吃苦。”
近些年,青海油田的日子并不好过,已探明的油气储量不足,企业亏损严重。走出困境任重而道远。如果只是守业吃老本,无异于坐以待毙;如果不抓住国家开发柴达木的大好机遇,积极创业求发展,只能被市场经济无情抛弃。实践告诉人们,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要把柴达木石油精神发扬光大。只有为国家多找油气,多产油气,才能尽快加入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接替行列。认识到这一点,在油田广大干部职工心中,只争朝夕的发展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人心齐,泰山移
在盆地东部,野外作业的物探职工告诉我们,去年他们深入沼泽河网密布、天气变化无常的涩南、涩北和达西工区进行二维地震勘探,生产不讲条件,工作不讲价钱,考核不讲客观,硬是争时间抢速度,在解冻前完成了测线任务。回忆起在达西工区与饱和盐水浸泡的翻浆地段打交道的日日夜夜,2137地震队的工人深情地说:“我们难,管理局更难。这困难那困难,没有储量接替是根本的困难。6万名职工和家属依托油田,油田的生存与发展寄望于勘探,大干小困难,小干大困难,不干最困难!”
人心齐,泰山移。去冬今春,油田干部职工的目光紧紧盯住了南翼山油气田这片秉性暴戾而产出丰饶的土地。从这里通到花土沟的104公里输气管道在呼啸的寒风中一截一截地延伸。南翼山天然气公司、油建工程处和其他兄弟单位通力协作,甲乙双方在风沙里一起摸爬滚打,分不清谁是干部,谁是群众,哪个是男,哪个是女。因为大家心里清楚,工程晚一天投产,以日输气量30万立方米计算,直接经济损失就是10多万元。今年5月,这条被称为“幸福线”的输气管线投入运营,油田上上下下又惊又喜,惊的是工程进度快而质量高,喜的是油田人心齐发展势头旺。
“这是干事业的好地方,我的选择没错。”在南翼山天然气集输站,西安石油学院毕业生程建文坦陈心迹,“我对油田的将来充满信心,对我自己的将来充满信心。”程建文去年志愿到青海油田工作,正赶上南花工程建设,奔忙了几个月,连父亲去世都未能回家看上一眼。他对记者说:“我参加了工程设计和施工,在校学的知识派上了用场,又提高了实践能力,虽然苦点累点,但有领导和同志们关心,我过得非常充实。”
“建设这条管线,新来的大学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南翼山天然气公司副经理熊国存高兴地说,油田对这一工程非常重视,去年分配来八个大中专学生,今年又分配来十人。“油田二次创业,亟需这样的人才。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他们,让他们学会做人,精通业务,在工作中尽快独当一面。”
南翼山油气田处于风蚀沙丘地带,却让人感到生气勃勃。机声轰鸣的集输站内,厂地平整,设备不见油污,各种工具放得井井有条;正在修建的生活区里,板房式公寓的地板亮得能照见人影,屋内整洁干净,丝毫没有一般单身宿舍给人的杂乱感;内部电话、换气扇和电暖气给这小小的空间增加了现代生活的气息。“等生活区建好了,我们要在职工宿舍装壁挂式空调,院子里开辟篮球、排球场,让来这里工作的人乐不思归。”听着熊国存兴致勃勃地描述几个月后这里的生活图景,我们深信不疑。
守着“聚宝盆”,日子应该一天比一天好
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石油资源量为12.4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2938亿立方米。目前已探明石油储量近2亿吨,天然气储量472亿立方米。对于青海油田来说,要想找到更多的油和气,首先在于能让现有探明的油气资源尽快产生经济效益,以开发带动勘探。
进入90年代,青海油田相继完成了尕斯库勒油田120万吨产能建设、花土沟至格尔木436公里原油长输管线建设和格尔木100万吨炼油厂建设三项重点工程。由此,青海油田实现了由投入型向产出型、原料型向产品型、生产型向经营型的历史性转变。正在建设中的东部天然气开发试验工程、砂西油田10万吨产能建设工程和格尔木炼油厂二期工程,对增强油田的发展后劲,实现产量、效益翻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抓住柴达木资源开发的大好时机,加快企业自我发展?油田人在开动脑筋:南花输气管线投资1.19亿元,其中6750万元是从油田职工手中募股筹集的,工程从设计、施工到管理,由油田自行承担。这条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气管线如期建成,南翼山天然气公司成为青海油田第一个以公司化方式运行的内部股份制试点单位。
设计产能为1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涩格管线,总投资只有2.5亿元。美国阿莫克公司的代表实地考察后,对管道质量无可挑剔,他们惊奇地说,这么少的投资干这么大的工程,在美国是绝对不可能的。负责这项工程的总地质师汪君臣说,这条管线不仅是青海油田的“希望工程”,而且将为进一步改善格尔木的投资环境做出贡献。
机遇与挑战并存。西部的发展是这样,青海油田的发展也是这样。正如40岁的青海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蒋洁敏所说:“守着柴达木这个‘聚宝盆’,又拥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只要我们正视现实,不断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青海油田的日子应该一天比一天好!”(附图片)
题图:察尔汗盐湖上的输气管道正待加重下沉。万秀斌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