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唤起我们心中的“道德律”——记“我们要什么样的社会公德”研讨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25
第10版(文化)
专栏:

  唤起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记“我们要什么样的社会公德”研讨会
“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社会公德是最基础的建设。它从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最寻常的‘小事’入手,而在实质上,却折射着每一个人的一种价值判断,一种人生的选择。”这是日前在北京中国青年报社召开的“我们要什么样的社会公德”理论研讨会上与会者达成的共识。
与会者指出:“我们要什么样的社会公德”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在深层次上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究竟怎么处理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尊重他人,还是只顾自己?是热爱社会,还是漠视甚至敌视社会?与会者认为:社会主义公德吸收了人类精神文明的精粹,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又适合现代社会的竞争与和谐发展的需求。针对一些个体道德行为与社会公德标准之间存在的差异,首先应该在公民中端正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义利观。
与会者还特别强调:建设良好的社会公德固然离不开健全的法制法规,而更重要的还是唤起人们心中的道德自律。正如先哲们所说的:“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缺德的事情”。“在灵魂的海洋中航行,每个人都应唤起自己心中的道德律”。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的部分学者及青年工作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南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