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为了藏族人民的健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25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为了藏族人民的健康
新华社记者刘永华
今天的雪域高原,医疗卫生事业一派蓬勃发展景象。医疗网点星罗棋布,遍及所有的县、乡。近千个军地医疗机构,1万余名医务人员,保障着西藏人民的健康。
然而,西藏刚解放时,全藏只有三所官办藏医机构,包括民间医生在内,从医人员不足300人。
解放军进驻西藏46年间,共帮助地方建立医院(病房)54个,输送、培养医务人员2000多人,组织了数千个医疗队(组)深入各地为民防病治病2000多万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0余万人,把子弟兵对藏族同胞的深情播洒在雪域高原。
今天,记者在西藏各地采访,在雪山、牧场、田间地头,经常与解放军的医疗队不期而遇,经常看见帮助群众管水、管粪便、改厕所、改水源、改炉灶、改良牲口棚圈、改良环境卫生的“两管五改”队伍。西藏军区仅在1980年到1990年的10年间,就向群众派出了2788个医疗队和医疗组。分布在全藏的360多个医疗网点,时时刻刻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亚东边防某部卫生队担负着边境官兵繁重的医疗保健任务。今年10月16日,记者在这里看到,卫生队40张病床中,有20张爱民病床,其中30张住的是地方群众。卫生队队长吴守贵中校很平静地告诉记者,现在,在这里住院的地方群众有40多人,他们全都享受免费治疗。亚东县机关80%以上的干部,常年在卫生队治病。每年,全县至少有600名群众到卫生队住院,4000名群众到这里看病拿药。群众花去的医药费相当于这个部队全年医药费的70%。1995年4月,亚东县粮站藏族职工吉增遇车祸,盆骨、肋骨骨折,尿道断裂,脾破裂。医院先后给吉增动了三次手术,并精心治疗180天,使他恢复了健康。而这笔医药费,相当于600名官兵1年的医疗包干经费。
驻在拉萨的西藏军区总医院,在担负着全藏军队危重病人和部分地方重病员的救治的同时,也负责着色拉寺、曲桑寺、卡热寺3所寺庙1000余名喇嘛、尼姑和娘热乡1863名群众的防病治病任务。从1988年起,医院开设了爱民病房,迄今为止,已收治地方病员9800余人次,为地方病员门诊4万多人次,支付医疗费100多万元。医院两次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称号。
在西藏,人民解放军是藏族同胞健康的保护神。在查果拉高原红色边防队驻地,方圆百里的群众一旦有病,就到连队找医生。连队军医赵显富从卫生员到军医到离开连队,20年间,为群众防病治病1.2万余人次。群众把700多条象征吉祥圣洁的哈达送给了他。全国人大代表、全军英模、那曲军分区门诊部军医嘎旺,在藏北行医20年,背着药箱到过42万平方公里藏北高原绝大多数地方。他收治的病人多得无法统计。数以千计的藏族同胞把他尊拜为活佛。他接生的婴儿,有36人取名叫“拥军”。
巍巍喜马拉雅山,滔滔雅鲁藏布江,将永远铭记子弟兵对西藏人民的殷殷深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