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光明使者到宁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25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光明使者到宁夏
艾舒
1996年10月12日至11月5日,国家医疗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为16个县的广大患者实施了白内障复明手术,在短短的二十几天里,国家医疗队共诊治白内障患者2576名,其中实施囊外摘除术1384例,植入人工晶体1174例,手术百分之百成功。广大回族患者和他们的亲属亲切地称国家医疗队员为光明使者。
国家医疗队由中残联、卫生部从北京、上海、银川的15家医院抽调39名医术精湛、年富力强的眼科医务人员组成。为确保手术成功,医疗队员们在旅途上还反复切磋技术、探讨手术方案。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医护人员,经过乘火车换汽车的连日奔波,于14日到达各县手术点。
他们不顾旅途劳累,克服了水土不服、饮食习惯不同等困难,到达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上海分队的医护人员14日下午2时45分到达宁南山区西吉县,他们放下行李顾不上休息,3时10分就到县医院开始术前筛查。看到诊室、走廊、院子里密密麻麻等待检查的回族群众,想到他们复明的迫切愿望,医护人员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不适,他们一直工作到晚上10时多才回到招待所。
由于多数县没有眼科,没有开展过眼科手术,国家医疗队的工作人员只好加班加点一切从零开始,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以及一些应急措施。他们自制手术中短缺的小型器械,对于暂缺的必用药品,他们又想方设法用其他药品替代。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们多次打电话到北京、上海请教资深教授。为了抢时间,医护人员连台手术,中间不休息,常常就在手术室的休息间轮流吃盒饭。上海队的沈祥妹生病后也不肯离开岗位,竟连续三天在手术室输液治疗,没有耽误一点工作。如此高涨的工作热情表达了医疗队员们共同的心声,那就是让更多的患者见到光明,为广大回族同胞多献一份爱心。
经名叫苏海切儿的回族小姑娘,双眼患白内障已经五年,右眼完全失明,左眼仅剩1尺光感。这个12岁的孩子因为视力障碍没能迈入学校的大门,不富裕的家境很难筹钱送她到外地治疗。正值花季的女孩却无法感知缤纷的世界。是国家医疗队的叔叔、阿姨给她带来了光明,带来了绚丽多彩的生命。
固原县三营乡60多岁的老人黑万林,患白内障失明多年,不但不能下田劳动,连生活自理也很困难。听到国家医疗队到县里实施白内障手术的消息,他等不及乡里组织,竟一个人摸索着用三天时间从百里之外赶到县医院。经手术复明后,老人激动得热泪纵横,他表示要多种粮、早脱贫,来报答党和国家,报答医护人员!
像这样感人的场面,每天都在各医疗点重复着。广大回族患者发自内心地感激医护工作者,这些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的白衣天使不但给他们带来了光明、带来了美好生活的开端,而且还分外尊重他们的民族习俗。每一例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都将剥离物亲手交给患者(回族人忌讳将其扔掉)。
国家医疗队领队、中残联康复部副主任孙金忠从北到南几乎走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前前后后他为这次康复复明行动忙碌了大半年。当国家医疗队圆满完成这次复明行动时,望着回族同胞复明后的张张笑脸,孙金忠更是欣喜万分,难抑心中的激动。孙队长在总结会上说:“这次国家医疗队赴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康复复明行动,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对少数民数地区的无比关怀,同时也展示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发达地区人民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无私奉献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