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洛点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25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洛点印象
恒章
初秋的西藏,天更蓝,水尤清。在日喀则市的飞来峰下,列入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年楚河、拉萨河)综合治理规划中的重要科研课题——江当沙漠化治理,短短三年攻关,那块试验区内已开满鲜花,结出甜果。就在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代表参观之时,只见一位农民装束,戴着一顶草帽,黑红脸膛的人正热情地将甘甜的西瓜切开,摘下香瓜,分送给来客吃。他便是日喀则市分管农、牧业的副市长,又兼任市江河办的主任,叫洛点。
洛点的办公室是土房,一张木桌、一把木椅,对面坐着四川籍的秘书。他每天早晚到办公室报个到,其余时间基本是泡在治理沙漠化工地上。当地藏民知道他的习惯,找他办事都抢两头时间。
他1944年出生于日喀则,8岁到15岁出家在扎什伦布寺当喇嘛。他很虔诚,经文很好。1959年民主改革后,他走出寺庙,开始到班禅芝洛扎学校读了三年书。后来分配工作,曾在海拔4000多米,离日喀则96公里的谢通门县工作了23年。70年代他才从秘书、纪检岗位上调任洽嘎区区长,1987年任副县长,1991年回日喀则担任副市长。
他既不喝烈性酒,又不饮藏民视之如命的青稞酒。他一天到晚总是那么乐乐呵呵,风风火火。对于每一项工作都那么认真,验收治沙试验区,他看图讲解,头头是道;连本专业毕业的六名研究生都不得不佩服。
洛点副市长说,自己不是学农牧业的,也不是搞水利工程的。现在积累的这些知识,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1993年出任解放水渠工程总指挥,他由始至终,一环扣一环地跟着群众一起干,亲自测量搞核算,每立方米砂石他都做到自己心中有数。三年下来,35.5公里长的扩建配套工程,总投资1607万元,原设计45座泄洪桥涵,他实际修了48座,没有追加一分资金。他说,西藏的每分钱都有全国人民的血汗,在我手里,决不能随随便便糟蹋一分一文。所以,他至今办公室没添沙发,也没有文件包,以两个衣兜代替。他老伴指着他那总揣得满满的衣兜,半开玩笑地说,他的文件袋天天随身带。
解放渠通了,扩大灌溉面积8.1万亩,当年增产70%。看到甲措雄乡、曲布雄乡以及城南办事处,还有驻军部队官兵都能吃上洁净的日用水了,他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舒展了。(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