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沉甸甸的笑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25
第12版(副刊)
专栏:

  沉甸甸的笑声
王忠范
祖国北疆莽莽苍苍的大兴安岭下,有一个农业大县,叫阿荣旗。今年名震内蒙古,分外引人注目。
阿荣旗,这片边远而古老的黑土地上,蒙古、汉、鄂温克、达斡尔等各族人民世世代代顽强地生存着。一往情深的阿伦河沿着岁月流经这里,两岸连绵的青山阅不尽沧桑变化。农业产量连年递增,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商品粮基地的命名,使阿荣旗再度荣耀辉煌。
然而,1995年,旱灾、冰雹、早霜不容分说地一起袭击着阿荣旗。一块块庄稼绝产,一片片原野凄荒,粮食产量骤减,有多少农民在田头哭了,泪水浸泡着心与土地。如此重灾,给今年的春播生产设下了重重困难,全旗出现了缺种子、缺化肥、缺资金、缺口粮、失学儿童增多的“四缺一多”的状况。
大雁归来报春了,复苏的小草拱出来了,杨柳的幼芽透嫩了。旗委书记崔富峰、旗长张邦治不约而同地走进曙色弥漫的田野,紧锁的眉头说明思考了很久,而视线相碰时却都笑了。人类不是向预定的未来世界移动,而是积极参与创造未来世界,我们必须用意志、用浑身解数、用全旗人民共同的力量去征服一切!于是,救助贫困户、救助失学儿童、承包荒山的“双助一包”的决策出台了。这另外的一股春风,刮遍了村村镇镇,拂亮了30万人民的希望。
随着春耕战役的打响,占全旗职工总数69%的15780名职工干部和260名农业科技人员,齐下村组。他们帮助购化肥,买种子,下地播种,上山栽树,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整个“双助一包”活动投放款物折合人民币587万元,其中个人捐献24.9万元。所有的地块种满种严了,大大小小的荒山栽上树苗了,3946个贫困户抬头了,837名失学儿童也重返校园了。干部和农民流在一起的汗水,涂抹出阿伦河畔鲜活亮丽的春色,滋润出大兴安岭下一曲希望之歌。
4、5月间,普降两场喜雨,种子萌芽拱土,大地披绿了。满山遍野的禾苗充满了生机和灵气,溢彩流光,翠色欲滴,远近都是绿油油的清香。夏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来到阿荣旗,他地头上看,炕头上听,满意地点头微笑,盛赞“双助一包”创造了奇迹。
人们辛勤而结实的脚步,穿过风风雨雨,终于靠近了秋天。山上的果子青青红红,如彩色的灯笼挂满枝头,闪闪烁烁,令人心荡神摇。连片的沃野里大豆摇铃,稻谷戏风,一层厚实的金黄色铺开了大丰收的画图。大家都说,这是阿荣旗有史以来最辉煌、最富有、最美丽的秋天!在阿荣旗农村采访,我看到每一家的场院里都堆起小山一样的大豆垛,门前新架起的玉米仓楼满登登、金灿灿,红砖青瓦的房檐下那一串串红辣椒好像比哪一年都鲜艳。古朴、整洁、秀美的村落里,老人和孩子的笑声那样爽朗、生动,确实都是从心口里冒出来的。
又是一个早晨,阳光、云朵和风声都显得格外新鲜。阿荣旗广阔的大地上,摆开了一个个农田基本建设的战场,那旗帜,那人群,那马达声,那飞闪的锹镐,充满激情,蕴含期待,展示着更明媚、更灿烂的明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