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京九,通向故乡的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03
第12版(副刊)
专栏:

京九,通向故乡的路
陈东辉
9月1日,举世瞩目的京九铁路开通运营。这条经过筑路大军三年拼搏奉献始成的崭新钢铁大道,纵贯南北,串起了一颗颗珍珠,也把我的心和故乡更紧地连在了一起。
我的故乡新县位于京九铁路中段。这里地处峰峦起伏的大别山南麓、江淮分水岭处,不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而且当年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这片神奇的土地曾为共和国哺育出了43位将军、77位省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其中,一代名将许世友生于斯长于斯,过世后,又千里迢迢归葬于此,更为故乡增添了神秘和魅力。
新县县城依山傍水而建。山叫西大山,青郁叠翠,怪石林立,每当雨后初晴,就有瀑布从石上飞流而下,遥看宛若银河从天而降;水叫沙河,是淮河支流,从城墙上望去,金色的沙滩间,清澈见底的河水如同白练,蜿蜒逶迤。岸边绿树成荫、垂柳依依,置身其间,恍如画中。县城不大,从北走到南不过一袋烟工夫,但胜迹遍布。最引人注目的是鄂豫皖苏区政府旧址。这是一所青砖黑瓦白墙的老式建筑,既同环绕的新式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又卓尔不群,似乎闹中取静、无声地向过往行人诉说着小城昔日的尊严和荣光。
我家住在县城北头,旁边的小山上建有豫南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这是我儿时的圣地和乐园。出门不过百米,拾级而上,就可见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纪念碑、纪念堂。纪念碑主体为大理石,三层基座均有汉白玉护栏;纪念堂气势恢宏,巍峨壮观,堂内精心陈列着1200多位先烈的遗物,展示了故乡不平凡的革命历程。我常和小伙伴们在此嬉戏玩耍,稍长入学后,每逢清明,都要着白衫、系红领巾,来此瞻仰参观。睹物思人,心中充满敬仰之情。我不足10万人的故乡,就有5.5万多人血染沙场、马革裹尸。几乎“家家有烈士,村村有红军”。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永远不为人知,但留下了浩然正气长存于天地之间。他们为理想、信念执著追求,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更是激励我们这些后人踏着他们的足迹前进。
大山成就了故乡昔日的辉煌,也使故乡与世隔绝。长期以来,尽管故乡连绵起伏的群山中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尽管她拥有如诗如画的迷人风景、勤劳智慧的儿女,但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使她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就像空谷幽兰、深谷佳人,纵使美丽非凡、风情万种,仍不为世上所知晓。以至于经济滞后,遗世独立,清贫得养活不了自己众多的儿女。作为故乡的不孝子孙,我不得不离开她的怀抱,沿着她那条同外界相连的唯一一条马路,辗转北上,为生计奔波。18个春秋寂然逝去,我早已成为一名铁路员工,日夜同现代运输工具打交道。我深知故乡亟需一条走出大山的光明大道,来带动和促进经济腾飞,遗憾的是我力不从心,无法报效故乡。
没想到梦想成真,建国以来投资最大、线路最长的京九铁路动工兴建,而且通向故土。不论是作为大山的儿子,还是作为铁路员工,我都欣喜异常。现在,企盼已久的京九终于落成开通运营,此时此刻的心情难以言表。我的心早已随那驭风而行的列车飞向了那片神奇美丽的土地。愿家乡父老抓住这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以此为契机,走出贫穷、走向富裕、重铸辉煌,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哦,京九,通向故乡的路,你如同闪光的纽带,将永远牵着我这个远方游子的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