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让爱变得永恒——唐山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0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让爱变得永恒
——唐山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纪实
本报记者唐维红
7月26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来到唐山市“康复村”,亲切看望在大地震中不幸截瘫的残疾人。在王宝占、王小慧夫妇家,江总书记坐在他们床头,关切地询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你们生活上能不能自理?你们坐着轮椅上街,刮风下雪有没有困难?王宝占回答说,生活上没有问题,每个星期还有青年志愿者来这里帮助我们。总书记听后宽慰地笑了。
20年前那场巨大的灾难,给唐山这座百年老城留下的不仅是满目疮痍,还有4200多名孤儿、895位孤老、4378个截瘫病人和164851名重伤者。可以说,抚平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灵创伤,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历来是唐山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大事。“帮孤助残”也成为唐山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龙头工程。
48小时和120小时
在今年3月召开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电话会议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姜大明提出,各地在今后的志愿服务中要增强“小时意识”,成人预备期的青年每人至少要完成48小时的志愿服务。这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展三年多来,第一次对志愿服务提出的量化要求。而在这方面,唐山的青年志愿者们已先行了一步。
早在一年前,唐山市两万多青年志愿者“走进千家门,助残献爱心”,利用双休日走访全市现有的3816户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服务需求。
“一进千家门”,他们了解到全市共有1104名残疾人有服务需求,摸清了服务对象的底数;“二进千家门”,他们重访这些有服务需求的残疾人,进一步了解需求情况,经过分析、归纳,得出每户残疾人每年需要120小时的服务,使服务标准更加明确。在此基础上,团市委和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提出了“穷尽所有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让每一位有服务需求的残疾人每年享受120小时青年志愿服务”的工作目标,面向社会招募青年志愿者;“三进千家门”与残疾人协商服务办法、服务时间,签定“一助一”服务协议,既保证每一位残疾人都能享受到120个小时的服务,又保证每名志愿者,特别是正处于成人预备期内的中学生志愿者奉献时数不低于48小时。
据了解,全市共有4000多名青年志愿者分别与1104户残疾人、529户孤寡老人全部签定了“一助一”长期服务协议。
面向社会走向社会
在唐山市远郊丰润县的一条主要街道上,有个“三帮家庭服务中心”。从换煤气罐、疏通下水道,到搬家、买房子、找工作,几乎所有居家过日子遇到的难事,你都可以在“三帮”的帮助下得以解决。一年来,“三帮”以其快捷、优良的服务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有困难找三帮”已成为丰润人的口头禅。“服务站”也凭借“三帮”的支持,指挥、协调、培训志愿者,为全县308名服务对象(市级以上的劳动模范、英雄及烈士家属、老干部、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提供了“一助一”长期志愿服务。
这种“服务加实体,无偿加有偿”、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模式,已被唐山市许多基层志愿者服务站所采用。仅一年多的时间,唐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已拥有团体会员85个,成立服务站23个,组建服务队、组2500多个,招募专业志愿者4715名,形成了上下贯通的志愿者组织体系,为全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了保障。志愿服务的内容也日益丰富,有以提高农村科技文化水平为落脚点的科技文化志愿服务,有为挽救失足青少年而开展的爱心帮教志愿服务,还成立了法律政策咨询、家电维修、房屋维修、医疗等近百支专业服务队……
不变的“抗震精神”
唐山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之所以进行得如此广泛、扎实、日益深入人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英雄的唐山人民有着扶危济困、患难与共的光荣传统。
在唐山采访期间,记者多次听到部俊华的名字。作为唐山市房管局74号房管站的一名普通女工,部俊华为照顾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赵国华大妈付出了许多许多——丈夫因大脑纤维瘤做了开颅手术,部俊华脱不开身,只好把母亲接来照料;儿子不慎摔成骨折时正赶上大妈也生病卧床,在大妈家忙前忙后的部俊华只能让11岁的儿子自己照顾自己,结果儿子的右臂留下了终身的残疾……
为方便辖内15户因地震造成截瘫的残疾人的生活,南新西里房管站的青年志愿者们把自来水管接到了他们的床头,把原来为正常人设计的房门全部改造、加宽,还在门前修上坡道,使轮椅可以自由出入。受益的残疾人激动地说:“是青年志愿者们又给了我们一双腿。”
为照顾残疾的李祝兴老师和他高位截瘫的妻子,唐山市53中的学生们自发地组织起志愿者服务队,为李老师买粮食、做家务,有的同学还学会了给老师理发。学生毕业了一批又一批,服务队的服务一天也没有停止……
在唐山采访的日子里,记者总是被一个又一个、一群又一群志愿者们的事迹所感动。虽然那场灾难已过去了20年,可唐山人民当年“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没有变,在青年志愿者的身上进一步发扬光大,让爱成为永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