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序《爱泼斯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04
第12版(副刊)
专栏:

序《爱泼斯坦》
范敬宜
我十分荣幸能为《爱泼斯坦》这本书作序,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看到书稿。
我之所以这样“大胆”,一是出于对爱泼斯坦同志的崇敬,他对中国所作的贡献,用“伟大”两字来形容毫不过分。二是出于对张彦同志的信任,他写作态度的严谨,使我从来不会怀疑他作品中任何细节的真实性。
爱泼斯坦和张彦,都是我1984年至1986年在外文局任职期间结识的朋友。客观点说,不仅是朋友,而且是良师。我在他们身上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包括他们的品德、精神和知识。其中,有些是终身难忘、终身受用的。
我从来没有想到会和爱泼斯坦这样一位国际闻名的作家、新闻记者共事,这也许是“上帝”的安排。我们曾在一起讨论过对外宣传的针对性问题,讨论过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问题,讨论过新闻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等等。他对中国的热爱,他对新闻事业的执著,他分析问题的犀利,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他对工作的求实精神,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永远忘不了他对我一次提问所作的回答。我问他:您在中国不习惯的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三个M:马马虎虎,明天再说,慢慢来!”尖锐的批评中充满着他特有的幽默和机智。
他的70、80寿辰庆祝活动,我都参加了。前者是有邓小平同志会见的历史性场面,张彦主持。我至今保留着那张珍贵的合影。后者是1995年的事,他发表了一个语惊四座的《答谢辞》,当天我就拿回来登在《人民日报》上。我对它的尖锐性曾有担心,但事实证明这只是多余的担心。他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我认为,为爱泼斯坦写评传,张彦恐怕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不仅因为他俩有四十多年共事的历史,彼此相知极深,又无语言上的障碍,更重要的是他俩在新闻道德观念上的一致,那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厌恶哗众取宠。他俩都是温和宽厚的人,但对“假大空”的报道痛心疾首,毫不宽容。记得1995年某报刊登了一篇说杨刚为爱泼斯坦当过“红娘”的文章,失实之处达26处。我从来没有见过“艾培”生那么大的气,写了一封措辞强硬的批评信,要求该报公开更正。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为我对这类现象已经有点“麻木不仁”了。在这类问题上,张彦同爱泼斯坦是有共同语言的,因此他们的合作,用中国的成语来说,可谓“珠联璧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