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太行山上著巨篇——记河北农大走“太行山道路”的教师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06
第1版(要闻)
专栏:

太行山上著巨篇
——记河北农大走“太行山道路”的教师们
本报记者李新彦
巍巍太行山,绵延八百里,屏障京津,守护华北。
当年曾以博大的胸怀哺育过中国革命的太行山,由于生态环境破坏,教育、科技落后,时至80年代初,仅河北境内就有24个县681个乡7724个村800多万人民,仍没有摆脱贫困。32%以上的山区年人均收入不足50元。30多年间,国家虽然每年给太行山救济上亿元,可严重“贫血”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太行山发出沉重的呼唤!
“不到洛阳看花去,偏来贫区佐乡亲”
共和国没有忘记太行山,共产党没有忘记这个革命老区。1979年,在祖国大地阴霾刚刚散尽的时候,河北省科委作出了利用科学技术,全面开发、综合治理太行山的决定。
河北农大领导同志找到省科委主动请缨:“农业的难题,农民的难事,农大干!这块骨头再硬,我们也要啃!”
当年仲春,河北农大副校长、小麦专家王健顶着满头白发挂帅出征,带领15个学科专业的70多位教学、科研人员奔赴太行山区的易县阳谷庄乡(当时还是公社),建立综合治理太行山的试验区。西出古城保定不远,但见群峰耸峙,山路蜿蜒。五壮士飞身直下的狼牙山依稀可辨。脚下这条路可通唐县军城,那里长眠着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八路军总部旧址、革命圣地西柏坡等等,都在那层峦叠嶂之中。王健他们想起那些为国捐躯的革命先辈,一种献身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在公社机关简陋的办公室里,王健等人俯瞰着大比例地图。阳谷庄曾是清王朝西陵陵区的“风水宝地”,如今却成了十年九灾的穷山恶水。多少个难眠之夜,王健在农舍土炕上和同志们议论规划,直到远远近近的鸡鸣报告着曙光已经出现。他的胸中终于勾勒出了开发山区的蓝图:利用本地优势,首先发展干鲜果品生产加工和小家畜家禽饲养,尽快让农民手头宽裕一点;发展生产的同时传播科学技术,培训本乡本土的人才。
一场在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领域分别开发和治理的战役打响了。他们将瓜菜生产、柿树管理、玉米制种和丰产、皮肉兔饲养管理等技术综合配套,协同攻关,以“短平快”项目,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奇迹出现了。就在起步的当年,阳谷庄试区便以98万元的投入,获得了3330万元的经济效益。三年迈出三步,产值翻了两番。
为了把阳谷庄经验尽快推开,王健教授拄着一根树杈,七进易县、阜平深山区,三赴唐县、邢台,赞皇、井陉、鹿泉、满城等山区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太行山开发研究”课题主持人、果树专家杨文衡老教授,不顾膝关节疼痛、不能起蹲的困难,随身携带大便时坐的小木凳,在山区奔波指导科研工作。
年过花甲的徐海光教授,一天啃三顿咸菜,爬山上树走在前,插秧育稻与农民一起在泥水里泡。他们创建的丘陵区持续发展农业的工程体系,使唐县军城乡试区人民结束了“糠菜半年粮”的贫困生活。中心试区行营沟村率先成为全县第一个“小康村”。
科技之火在太行山熊熊燃烧。河北农大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送科技进山,振兴山区经济的路子。“六五”期间,他们以710万元的投入,获得了3亿多元的经济效益,山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3倍,由75元提高到300元。受到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嘉奖,被国家科委誉为“太行山道路”,被国家教委授予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万里同志批示:“应大力传播此经验,大力在各地推广此经验。”国务委员宋健批示:“太行之路的开拓证明了一条真理,至少在中国,科学技术只能在与人民的生活、社会的建设相依为命之中得到不尽能源和激励。”他还为此赋诗一首:“不到洛阳看花去,偏来贫区佐乡亲。为民能飨科技利,太行山上著巨篇。”
在传达中央领导批示的大会上,王健这位古稀老人止不住热泪夺眶而出:“我要感谢那些每天只拿8角钱津贴,为开发太行山顶风冒雨奔波、呕心沥血操劳的老师们……”百感交集的老校长给在场的老师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赞皇阜平要致富,去找农大周吉柱”
放眼今日河北的一些山区,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人变勤了,村变富了。回顾这巨大变化,百姓们感激河北农大教师播洒的科技甘霖。如今的山区干部群众对知识、技术、人才渴求的热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这与科技人员初进山村时的情景相比,可谓天壤之别。有关“枣先生”周吉柱的故事,令人忍俊不禁。有一天,园艺系教授周吉柱在阜平县一个现场会上讲解枣树修剪技术。他的话音刚落,一位老农凑上前问道:“周老师,你说这枣结在哪儿?”周吉柱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结在树枝上。”老农却反唇相讥:“那你把树枝剪了,枣还往哪儿结?”
这时,包括县委书记在场的人,都为周吉柱捏着一把汗。他灵机一动,从容地反问:“你锄过地吗?比方谷子吧。”“锄过。”“那你间苗吗?”“间苗。”“谷穗结在哪儿呢?”“结在谷秆上。”“那么把谷苗间掉了,谷穗往哪儿结呢?”
老农被周吉柱这连珠炮似的发问弄得语塞,众人面面相觑。这时,周吉柱顺势讲道,俗话说“稀谷秀大穗”。果树也是这个理儿,剪枝如同给谷子间苗。他扭头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县委书记,继续说:“剪枝也是精兵简政,要尽量减少那些脱产干部。”
周吉柱这一席话,引起人们哄堂大笑,而他却怎么也笑不出声来。此刻,他真正感受到:干涸的心田,多么需要科技雨露的滋润!
大枣专家周吉柱与王永惠教授等在赞皇县搞大枣丰产试验。在他们的指导帮助下,赞皇县枣树管理技术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更新,大枣产量扶摇直上。到1985年,全县大枣产量达到265万公斤,4年间翻了两番。随之而来的,是全县上下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为之升华。
“枣先生”在赞皇主持开办了上百次枣树管理培训班,听众达几万人次。全县有1.5万多名嫁接能手活跃在山野丛林,而千余名能够独立作战的农民技术员更令人刮目相看。
接着,周吉柱又一头扎进阜平,连自家搬迁也没回来。阜平县掀起了一个枣树科学管理和酸枣嫁接大枣的热潮。尽管1986年遇上了多年罕见的旱灾,阜平县大枣还增产了850万公斤,比上一年几乎翻了一番。仅此一项,全县人均收入就增加140元。
于是,“赞皇阜平要致富,去找农大周吉柱”的民谣在太行山区不胫而走。
作为中共党员的周吉柱,被县委聘请为顾问,列席县委常委会。知恩必报的山区农民更是感激周吉柱。知道他家生活并不宽裕,几百户农民自发地组织了个“每户捐赠一斤枣活动”,给周吉柱买了一台电视机。周吉柱坚决拒领。无奈,“官司”打到了县里。县委负责人和农民代表来了个“缺席审判”,把彩电径直送到了学校,并附了一个长长的签名单子。
正是凭着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凭着这种崇高的责任感,河北农大的教师受到了农民的极大尊敬和爱戴。山区人民像欢迎当年八路军一样欢迎他们的“枣先生”、“兔子王”、“西瓜王”、“治虫专家”、“鸡婆教授”。
河北农大园艺系副主任皇甫中泗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中国的农民是最讲实际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事,他们是不会跟你干的。要叫农民相信你,跟着你干,你必须先做出来,拿出样板。在顺平县北庄村,皇甫副教授一点一点地向农民传授,手把手地教,使这些不懂果树的门外汉都成了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员。北庄村的许多农民靠发展苹果树脱了贫。北庄村的成功,不仅使农民找到了一条生财的门路,更重要的是农民的科技意识大大增强了,他们原本狭隘的目光变得开阔了。由习惯于固守旧观念,到乐于接受新事物。学技术、用技术的人多了。1990年11月,“北城乡红富士苹果开发协会”诞生了。理事大都是皇甫老师扶植的科技示范户。他本人担任协会的技术顾问。
皇甫老师每年举办十来次技术培训班。他那朴实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加上现场指导与示范,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每次培训往往可聚集上千人。协会指挥着果园的生产,使这些果园从粗放管理实现了科学、规范化管理,入会农户的红富士苹果,最高产量达到每亩2500公斤。目前,这个协会已发展到以顺平县为中心的涉及周围6个县(市)、31个乡、110个自然村、1万余户农民,果园面积3万余亩。顺平县的红富士苹果基地,通过高产、高品质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使部分技术超过了原产地日本。红富士苹果推广面积仅顺平县就达6万亩,总产3000万公斤,产值超亿元,已成为河北省太行山区的一项支柱产业。
在称赞皇甫老师科技扶贫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顺平人更加钦佩他心系农家、无私奉献、一心一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精神。他们说:“一个大学老师跟我们土老百姓风里来、雨里去,喝白粥、睡土炕,我们都觉得于心不忍。皇甫老师就是活雷锋。”1994年,顺平县几百户农民联名给河北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要求在全省表彰皇甫老师的事迹。1996年1月,顺平县委、政府向皇甫中泗颁发了“顺平县林果发展功勋奖”。今年6月,他又荣获国家“1995年度振华科技扶贫奖励基金服务奖”。莫谓青山空滴翠道是无情却有情
“老胡和爱人调到保定工作,享受城市生活去了……”——1982年,当已到中年的胡庆恩和冯巾帼夫妇从国营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都山林场调到河北农业大学时,就引起了不少的议论。然而不过一年,当他们夫妻双双进入太行深山的消息传出时,人们再度为之惊诧。
这两位在燕山深处林区工作了20余年的林业工程师,深知林业科研的辛苦和山区开发的艰难。但当他们来到“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易县搞调查时,发现这里“年年造林不成林”。看着眼前森林覆盖率不足5%的荒山和当地守穷山恶水过贫苦生活的老百姓,他们内心感到极大的压抑,林业工作者的责任感驱使他们又并肩走进了太行深处。
冯巾帼离开舒适的单元房子,住在老乡的土炕上。她每天早早起床,在房东院子里的石台上喝一碗玉米面粥,就和农民一块上山干活去。夏天的露水特别重,弄得她浑身起疙瘩;冬天里,山区奇寒,她的手冻得裂开了一道道小口。
转眼4年过去了,冯巾帼在山区度过了近千个日日夜夜。她们用侧柏做砧木嫁接的桧柏吐出了新芽;小祥沟、黄安沟、阴寺沟等秃山沟被火炬树和樟子松装扮得郁郁葱葱;30多块造林标准地生机盎然。他们用双手为片片山坡地披上了绿装。可当她带着满身征尘踏进家门时,小儿子都和她认生了。她年迈多病的母亲,本来需要人照顾,现在倒要照看4个孩子。孩子们大的管小的,做饭、洗衣服、打扫屋子全都自己动手。邻居都夸他们懂事,但孩子们毕竟懂事不多,生活上马马虎虎,一日三餐,大都是咸菜当家。学生参加重要考试,别人的家长大都捧着雪糕、汽水、巧克力在外边等着,冯巾帼的大孩子参加高考、二孩子中考,都是孤孤单单地走进考场,甚至连早饭也没有吃。
爱山胜过母子情。一踏上太行的路,冯巾帼就觉得心中特别充实。她眼前的荒山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同时,她所追求的另一崇高目标也实现了。1986年12月初,她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她要为共产主义这个万古长青的事业奋斗不止。她知道,这奋斗是需要做出许多牺牲的,包括个人利益、休息、娱乐等等。
当时,刚刚经历过十年浩劫的知识分子,生活是很清贫的。胡庆恩夫妇为了绿化太行山,长年风里来雨里去,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家里上要奉养80岁老母亲,下要供4个未成年的孩子上学,生活的拮据,使他们连双水靴都买不起,风雨中只好打赤脚。这两位副研究员的脚,石垫水泡,特别是在春秋的风寒中,脚趾常被冻得成了红萝卜。去看望他们的校领导实在看不下去了,特批由学校给他们每人买了双水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胡庆恩与冯巾帼夫妇十余年如一日,深入易县、涞水、平山等地推广造林技术,累计绿化荒山34.7万亩,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仅易县旺龙村1.2万多亩山地,森林覆盖率即由过去的1.67%提高到现在的67%。他们主研的“稀土在林业上的应用技术”被推广到福建、山东、河南、湖北等地,效益显著。他们在开发山区中建立起的林灌、林果、果油、果肥等7个立体种植模式,“以林保农促牧”新思路,对于改善林区生态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指导意义。
莫谓青山空滴翠,道是无情却有情。披上绿装的座座青山,过上好日子的个个山民,将永远铭记胡庆恩、冯巾帼夫妇舍家为民、播绿太行的感人事迹!“为民能飨科技利,太行山上著巨篇”
“八五”以来,河北农大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探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把科教兴农的目标向山、海、坝和环京津地区延伸,在全省94个县、市建有三结合联系点,科研辐射面占全省的78%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1991年,该校承担了国家“八五”重点攻关课题——“高寒半干旱低投入区农牧业综合发展技术体系研究”,设置了坝上张北试区。老共产党员李仁岗教授率领24名由老、中、青三代共产党员为主组成的攻关集体,克服重重困难,组织了大规模的协作攻关。
年届花甲的李仁岗教授是课题的第一主持人,虽然水土不服,特别是对牛羊肉脂反应强烈,但他5年中,大部分时间坚守在坝上,谋划指挥整个课题的运作。他与刘树庆老师的施肥与培肥子课题,所用1万多公斤圈肥,都是靠他与同事们用人力拉车送到实验田。坝上高原的白毛风和凛冽高寒,没有让这位刚毅的老人退却。
患有白内障、心脏病的杨福存教授,每年在坝上驻点超过300天;为研究土壤融冻情况,年轻教师史书伦、王殿武数九寒天在一人深的冻土层上钻探观测,钢钎打下去,地上只留下一个白点,虎口被震裂了,磨破的水泡和手套粘在一起脱不下来,却填补了一项国内空白……这个优秀的科技群体,正是凭着对坝上农牧贫困区的一片挚爱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4年完成了13项研究课题。经专家鉴定,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推广面积423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5亿元。试区人均收入由1991年的507元提高到1995年的1060元,4年翻了一番,给坝上高原近400万人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试区通过水土保持、草场改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中心试区已恢复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象。
今年7月,在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上,河北农大校长夏亨熹教授在向大会介绍经验谈体会时说:“实践证明,科技推广,为农业经济服务同样可以出高水平的成果。”据统计,“七五”以来,河北农大共取得科研成果354项,其中63项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169项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创造经济效益难以计数。
由于宗周教授等开发的“邢台县浆水试区”,通过帮助当地建“生态经济沟”,使山区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高,中心试点前南峪村植被覆盖率高达94.6%,森林覆盖率达87.6%,出现了“山头刺槐戴帽,山坡板栗、苹果树围腰,树下绿草铺地,沟川杨柳成行,乔灌草结合,林果粮间作”的喜人景象,被专家们称作“太行山最绿的地方”,1995年6月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布的“全球环境五百佳”提名奖。包括5名院士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这一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北方同类山区的开发治理提供了实用技术和科学依据。更令人折服的是,今年夏天邢台地区在遭受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水袭击中,全村10条生态沟安然无恙!生态沟成了农民的“救命沟”、“致富沟”,仅沟内收入人均即达上千元。大灾之年不见灾,但见农民盖新楼。太行之路通天下太行精神代代传
1995年夏天,一群农民带着几只小尾寒羊,焦急地赶到河北农大山区开发研究所,求农大老师救救他们村的羊。他们是涞源县南尚屯村的农民。这个村决定以发展小尾寒羊为全村支柱产业,可一场传染病突然袭来,不到5天就死了30多只。“求求你们救救我们吧!一只羊就要一两千元的本钱啊!”
看着心急如焚、汗如雨下的村干部,山区研究所年轻的副所长、副研究员谷子林等立即放下手里的活,对病羊进行诊断。当确定为羊痘病后,马上帮助联系疫苗,不巧,全省各地都没有这种疫苗,赴外地购买已经来不及了。农民们急得直在屋里转圈。谷子林和同事们决定自己做。他们把病羊解剖,把痘疱一个个取下、研磨、处理。七月酷暑,蚊叮虫咬,闷热难耐。他们从晚上6时一直干到第二天早晨8时,14个小时紧张的战斗,疫苗制成了,2000多只羊保住了。村支书紧紧握住谷子林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谢谢农大!”
今年刚进不惑之年的谷子林,多年潜心钻研,先后取得8项科研成果,其中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3项产品获省级以上展览会金奖。他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编著书10部,成为闻名遐迩的养兔专家,多次受到国家、省、市表彰。
14年中,谷子林的足迹几乎遍及太行山区24个县,义务向农民传授养兔等技术。当“下海”风吹来时,有人说:凭你的技术满可以自己干发大财,何必这么整天辛辛苦苦为他人白忙乎?他却极真诚地说:“小鸟的翅膀系上了黄金,鸟儿就飞不动了。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掌握的科学技术是人民给的,应该不讲代价地奉还给人民。”
“知识是人民给的,这决非虚言。在长期为农民服务中,我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然后上升到理论,再去指导实践。”谷子林的这一体会,再一次论证了“生活之树长青”的真理,也再次揭示了我国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正确的。早在1982年4月,刚刚从河北农大畜牧兽医系毕业留校的谷子林,带着良种杂交家兔到石家庄参加河北省科技成果展览。没想到,4年大学的书本知识,却被小兔来了一个下马威:他给精心配制的营养饲料,兔子不吃;兔子病了,他给喂药,兔子吐了出来。可是兔场的农民饲养员给兔子喂食、喂药,都被兔子顺顺当当接受了。谷子林一观察、一比较、一研究,明白了:他配的饲料是干粉,没拌水,兔子一吃呛鼻子;他喂的药丸未送到兔子舌根部,没引起它“吞咽反射”。他所主编的《养兔手册》、《农家养兔160问》、《家兔饲料配方130例》等科普读物,就是这样借鉴农民的实践经验撰写而成,通俗易懂,经济实用,深受农民欢迎。
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成为河北农大教学、科研工作的骨干。“太行山道路”不但后继有人,而且后来居上,中青年教师成为山区开发的中坚。
刚进而立之年的刘孟军,是河北农大最年轻的研究员。这位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的理学博士,1984年以来,一直从事果树特别是枣属植物科研及技术开发工作。在老教授们的言传身教下,他坚持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与课题组一道试验探索出了一整套居国内外领先水平、投资小、效益高、简便易行的太行山大枣优质丰产及产业化开发配套技术,并探索出一整套适合太行山枣区特点的稳定高效技术推广体系,使大枣平均株产提高1.3倍,优质果率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累计增产鲜枣1.85亿公斤,创直接经济效益3亿多元。截至去年底,作为项目主持人或主要完成人的刘孟军已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项,其中“枣的起源与演化”、“太行山大枣优质栽培及产业化技术体系开发与推广”达国际领先水平,后者还获国家星火科技二等奖,其他3项达国内领先水平。他还主编和参编《中国野生果树》、《中国果树志·枣卷》等专著5部,在国际和国家级学术会议及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3篇论文获中国园艺学会等优秀论文。刘孟军被授予“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青年科技标兵”、“省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河北农大新一代知识分子,正在沿着太行山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进。(附图片)
图为农大教师在涉县农村调查。 纪殿荣摄
河北农大教师在易县向果农传授苹果夏剪技术。 纪殿荣摄
河北农大教授在邢台县前南峪介绍生态经济沟的情况。
刘全聚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