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图书市场的倾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06
第11版(书评)
专栏:书事点评

图书市场的倾斜
叶于
每逢到书摊书市上见到新书面市,作为爱书的人,总想淘寻几本像样的书,也忍不住抱回几本有收藏价值的图书。当然,对书摊上流行的一些书籍,也浏览翻读,从中了解出版市场的些许消息。
近期的图书市场,不少出版社注重文化名著的推出,印行大部头的学术名著,比如卷帙浩繁的《传世藏书》、《中国近代文学书系》等等,还有一些高档次的学术著作也上了街头的书摊,成为抢手货,可以看出图书市场逐步向雅文化方向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图书市场仍然出现了倾斜。其主要表现在:
一、选题雷同,一窝蜂。书店和书摊上大量的是所谓青少年读物,而最为泛滥的又是各类名目繁多的辅导材料和各种版本的学习作业,还有各类名著缩写、插图本的读物等等。其中虽不乏高质量的,但大多是些印制粗糙、勘校不严的图书,对未成年的求学者们是一个不严肃的导向。另外,重复出版,不必要地增加了家长们的经济负担。也有不少的文学读物多是极不严谨的各类选本,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弄出一些个选本,实际上这些内容并不新鲜,往往是一个作者的一篇作品,在不同的版本和不同的集子中早已重复出现,明眼人一看就会生厌,图书市场上为数不少的滞销书,多是这类命运。
二、恶俗的包装。这主要是指一些文学类的书籍,或以艳俗的封面招徕读者,或在内容介绍中玩点花样,或干脆就用各种刺激性的题名……在一些不严肃的出版者和写作者们恶俗的包装下,有的出版物迎合某些趣味低下的读者,专门猎艳搜奇,描写红男绿女、三角恋情、拳头枕头;一些图书打着实验、探索的旗号,写人性的本能、写感官刺激的欲望等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有名气的出版社和一些专业性强的出版社也陷了进去。不久前,有位作家的一部长篇小说曾被出版社作了令人气恼的“包装”,为此作家不得不去打一场官司。足见有些人不顾出版社的名誉,搞恶俗包装的行为,毫无顾忌。这些曾被有识者们斥之为“粗制滥造、庸俗低下”的文学垃圾,屡禁不止,说白了是有些人见利忘义,是金钱利益的驱动。
三、宣扬封建迷信的图书时有所见。这些大都打着阐释科学、探求人生的幌子,实则是宣扬落后的封建意识。利用读者好奇的心理,翻出散发着霉味的糟粕;也有的把外国的一些不入流的宗教方面的图书,改头换面,标榜谈哲理、讲人生,貌似深刻其实是些浅显平庸的读物。还有,热衷于写一些所谓的秘闻内幕,将道听途说的素材,演绎为各类纪实作品,胡乱编造,死无对证的渲染,真真假假,这类纪实的东西大行其道,无疑败坏了文学的真实性声誉。
四、大肆炒卖。一些图书明显的是由操作者们“作坊式”的制作出来的,在问世之先就在媒体上做些不切实际的宣传。把作者和作品一起炒作,冠以漂亮美妙的评价。最近的几本所谓红火的图书,都是走了这个路子。事实上,一些障眼法和假象,最后都被明智的读者所识破。不过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把物质商品市场营销行为,借用到精神产品图书上来,总让人怀疑文化斯文何在。
总之,在眼下的图书市场,不少出版者和写作者(包括制作包装者)们,考虑的较多的是经济利益,经不住金钱的诱惑。作为精神文化的传播者,忘记了所应承担和履行的职责,更没有作为文化生产者全面地考虑精神生产的平衡发展。比如,在文学图书方面,较少有反映广大农村现实生活的作品,也很少有对当今大工业生产领域的描绘。我想,这种图书市场的倾斜,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警惕和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