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编选有方别具特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06
第11版(书评)
专栏:

编选有方别具特色
白烨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散文选本纷至沓来,颇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但无庸讳言,丰盈中有平奇之分,繁多中有高下之别。新近读到顾骧主编的《中国百年散文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就感到收录独到,编选有方,在近年来的众多散文选本中别具特色,值得注重。
这套选本从题材和体裁着眼,分怀人、怀乡、品艺、随感四卷,分类收集了这些方面的名家名作;而在编排上又由现代到当代依发表时序顺次排来。如果说作品的文类在横向上构成了稳定的“点”的话,那么,作品的时序又在纵向上构成了流动的“线”。而由这种“点”与“线”的结合,人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不同时期的名家对相似审美对象的审美感知,而且还有隐含于这种相似性审美活动之中的个性表现和历史发展。如《怀人卷》,同样是怀母,徐懋庸的《母亲》,在母亲对自己的牵肠挂肚和自己对母亲的漠不关心的对比叙述中,抒写母亲超常的茹苦含辛和自己无尽的抱憾;而朱德的《母亲的回忆》,则以母亲无怨无悔的一生勤劳对于自己的人生养育和精神鼓励,歌赞母亲寓于平凡之中的伟大。而就怀念亲人、友人而言,早期的徐志摩的《悼沈叔薇》、石评梅的《缄情寄向黄泉》等,缠绵悱恻的文字更专注于个人情感的尽情宣泄,而后来的巴金的《怀念萧珊》,陈白尘的《忆金镜》,荒煤的《告慰丽尼》等,则用笔沉著,深切的悼念之情中不乏对于时代悲剧的凛然剖解。这里既可看到不同作者的个人情性,也可见出时代本身的演进与变化。
一套丛书在分类、编排等编选运筹上的独到固然重要,但更其重要的还是选文本身。能不能把各个类别中的佳作妙构收揽编中,既需要熟悉个中文情,更需要独具选家慧眼。而《中国百年散文选》正是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编者对于百年来的中国散文了解得十分透彻,视野所及既不限于文艺圈,也不限于大陆;而在这样一个广阔的疆域里,又以“崇真、求美、尚情”的较高标准严以取文,因而各卷40到50篇不等的篇幅里,收录的无不是从现代到当代的各类散文名家名品,这使它在可读性之外又兼具了一种可藏性。
我还特别欣赏这套选本置于选文之前的顾骧的“序”文,这决非一般的广告文字或应景之作,它基于自己多年来对散文的了解与思考,就散文的百年发展及其突出成就,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见解,其中有关现代散文“有对古代散文的革故鼎新,更有着紧密的血脉相承”;“它的起点高,一开始就比较成熟”等意见,中肯而又独到,对于散文读者乃至散文作者进而思考散文的创作都不无启迪意义。此序作为选本的一个有机构成,可以说也为选本平添了不少分量。
(《中国百年散文选》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