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正确认识社科成果的创新价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07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正确认识社科成果的创新价值
赵振宇在《正确认识社科成果的创新价值》一文中指出,社会科学工作者劳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新,评价其成果的重要标准也在于它的创新价值,为此,需要对创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创新与阐释的关系。阐释是对已有的理论进行说明,帮助人们了解它,认识它,要达此目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它不是一种创新活动,即不是探索未知的问题,也没有提出什么新观点。
创新与综合的关系。有的研究成果,从某一学科的角度来看,它并没有多少新的观点,但它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来研究某一问题,或很有新意,或综合了许多人的研究成果,从中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也是一种创新。当然,这里讲综合也是创新,并不是指把别人的研究成果拼凑起来就行了,那只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叠加。
创新与科学的关系。从事一项科研工作,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提出别人未曾提出过的观点,这是十分宝贵的。但是,创新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而不是瞎说、蛮干。一项创新成果,只有较强的科学性,它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创新与实用的关系。社科成果,不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科学,都是要为社会服务的。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宗旨。如果一项研究工作,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群众,不解决任何现实问题,自然就谈不上什么创新了。
创新与超前的关系。社会科学要指导实践,但它绝不是仅仅解决眼前的、局部的实际问题,它还必须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所以,应有超前研究意识。所谓超前研究,就是通过对历史进程中的大量现象和规律进行总结和概括,从而揭示这一领域的特殊规律,预测历史或学科发展的方向,为一个新的理论或一门新的学科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超前研究贵在先行,重在导向,它启迪人们的思路,开拓人们的视野,其创新的含义是十分明显的。
(摘自《长江日报》1996年7月16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