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丹青难写是精神——记河南安阳县第一职业高中校长张有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09
第11版(教育)
专栏:向辛勤耕耘的教师致敬

丹青难写是精神
——记河南安阳县第一职业高中校长张有善
安教
1980年,张有善从安阳师专毕业后,分配到安阳一所农村中学任教。由于该校教师比较紧缺,他成为全校公认的好教师。但这所学校历年高考的最大愿望是“不剃光头”,张有善的努力也仅是多走了一两名学生,95%以上的学生仍要回乡。张有善扪心自问:学生这样辛苦地挤独木桥,真的有意义吗?
1984年5月,他写信给安阳市委书记,详细谈了自己对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忧虑,并提出了详细的办学设想。“小青年”的开拓精神和胆识,受到市委书记的赞赏。县教育局经全面考察,聘任张有善为县第一农职业高中校长。这一年,张有善27岁。
然而,面对张有善的是一片荒凉世界:80亩荒地上,竖着几排尚未竣工的平房;齐腰深的杂草丛中,散布着几十个坟堆;坑坑洼洼的地面积水成潭……张有善等撂下行李,马上投入了紧张的建校劳动。中午,别人都在休息,张有善却顶着日头,拔除校园的野草,一身泥一身汗,洁白的衬衫浸成了灰褐色。几天下来,骨头就像散了架。
其实,这种劲头,不光是建校初期有,十几年来,他一天也没有松懈过。学校里平地修路,架桥办电,因为怕雇人雇车多花钱,他多次亲自开着拖拉机拉土运料。
如今,学校已发展成占地200亩、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的现代楼群。校园内林荫夹道,柳绿花艳。
建校难,招聘教师更难。张有善到任不久,广撒招聘广告,焦急地等待。好容易盼来一位,望望这一片荒芜,又扭身而去。听说五十里外的某村有一位青海畜牧学院的肄业生,学有专长却闲置在家,张有善怕白天找不到人,晚饭后带上两个同伴,夜里十一点多方到其家,却是“铁将军把门”。几天后,他们带上礼物再来,结果再次扑空。一连三趟,未见到本人。第四趟终于在安阳钢铁公司临时工搬运队找到了他,一谈,还真投缘。张有善恳切地请他去农中任教。这位年已50岁的独身老先生深受感动,捆巴捆巴行李就跟他们走了。到校工作后,张有善为他安置了住房,帮他介绍对象成了家,使他更加安心学校工作了。
只要是教学需要,不论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农技员,还是农村的能工巧匠,张有善总要想方设法聘请。随着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现在该校已有教职工150多人,其中90%是青年教师。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带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中,该校始终保持全市第一。1995年,在“全国生物百项竞赛”活动中,他们又一举摘取了30块奖牌,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1项。许多学生毕业后不久就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状元。
广润坡,是当地一个有名的穷地方。1988年,一个叫乔平的农民不甘贫穷,大胆办起一个养鸡场,但却事与愿违:鸡饲料成本高、鸡生病死亡率高、产蛋率低,乔平愁坏了。张有善听说后,赶到广润坡,推荐一个叫郭海军的毕业生当鸡场技术员,帮乔平搞立体养殖,为鸡场节省开支一万多元;防治蛋鸡慢性呼吸道病、法氏囊病获得显著效果,病鸡死亡率从原来的99%下降到0.1%以下;产蛋率大幅度提高,日产蛋500多公斤。
1990年春,学校又建立起8个技术辐射基地村和一百多个基地户,全面进行技术服务。张有善自己也建立了一个“科技兴农档案”,对一些重点村和重点户进行指导。隆化村杨林有一个30多亩的果园,因果树严重老化,已很少挂果了,杨林准备把果树刨掉种粮食。张有善找到杨林说:“学校能使你的果园老树挂新果,再创大丰收。”一连几天,张有善都亲自带着师生在果园里劳动,组织大家给果树治病、剪枝、松土,有计划地更新换代,并在果树下种花生、红薯、冬瓜、大蒜等,进行立体种植。这年秋天,果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挂果两万多公斤,加上立体种植年收入达两万余元。杨林喜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张有善,逢人就说学校了不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