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跨世纪中国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与跨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10
第9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跨世纪中国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邓小平理论与跨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综述
张武
最近,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共同举办了“邓小平理论与跨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着重就以下问题进行了研讨:
新世纪的中国必须靠邓小平理论掌舵和引航。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党的十四大确认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的最大理论收获。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是我们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因此,能不能自觉地坚定地坚持和运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这是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前途和21世纪我国面貌的大事。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才能解决我国在世纪之交和新世纪将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宏伟战略目标。
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的发展确立了一系列根本原则。与会代表认为,邓小平理论不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21世纪的中国作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展望,而且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哲学方法论。因此,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是我们胜利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与会代表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当前,我们要着力研究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有关问题。比如,物质文明建设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关系,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关系等问题。与会代表还深入探讨了伦理道德建设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批评了在道德建设问题上出现的一些错误观点等。与会代表指出:跨世纪的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应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认真抓好。
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与会代表指出: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把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中国带入21世纪,重要的是要不断地深入学习、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与会代表认为,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关键是在“深”和“用”上下功夫。所谓“深”,就是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所谓“用”,就是能够运用这一理论去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要着重抓好三个结合。第一,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要自觉地维护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肃性,防止断章取义,误传误导的现象;防止为我所用,曲解科学理论的现象。第二,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要同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相结合,要同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相结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观察事物的科学方法,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指导改革和发展;对一些重大政治是非、理论是非问题要进行深入、科学的研究,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第三,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要同建立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相结合。在世纪之交的关键发展时期,我们必须把加强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作为党的建设,首先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大事抓紧抓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