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老乡”见“老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12
第4版(要闻)
专栏:特写

  “老乡”见“老乡”
本报记者李德民
有两个乡镇企业,先后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的关心。一个是河南竹林集团,一个是江苏红豆集团。今年6月,总书记视察河南,冒雨到竹林。去年5月,总书记在上海就搞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召开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一家乡镇企业就是红豆。
9月6日,竹林集团董事长赵明恩和红豆集团董事长周耀庭在竹林初次见面,两个“老乡”紧紧握手。这两双手,原来都是捏锄头把的,如今都捏住几亿元的资产,管着几十家工厂和公司。
老周是应老赵之邀到竹林来讲现代企业管理的。小礼堂里,坐满几百名竹林的干部。老赵的“开场白”是:“乡镇企业发展到今天,谁要是还光指望政府的优惠,光想钻政策的‘空子’,光靠‘船小好掉头’,那就很难再有发展,甚至会垮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规范经济,乡镇企业也要规范。要上新台阶,必须有现代化管理。为此,我们请来红豆集团的老周同志讲管理,人家比咱们管得好!”
老周说:“乡镇企业起家时,靠的是兄弟们、乡亲们。可是,市场经济提出了要求,必须把大批传统的农民转变为现代企业员工,把大批传统农村干部转变为现代企业的领导者。不实现这两个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被淘汰。市场经济是一张‘铁面孔’,不认乡亲,也不认弟兄。”他说,“办乡镇企业,不能像‘武大郎开店’,还要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用一方人’为‘一方水土养八方人’、‘一方水土用八方人’。”最后,他提醒听众:“总书记关心我们,我们要干得让总书记满意。前十几年,竹林和红豆都干得不错,但今后十几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能不能干下去,干得更好,关键要看我们怎样干。能不能把中国的乡镇企业干成世界知名企业,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记者观察会场,几百名竹林人听讲时,没有打瞌睡的、吸烟的和交头接耳的,不少人认真作笔记。结束时,全场掌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