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信封与邮寄效率——’96中国邮政采风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13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风景线

  信封与邮寄效率
——’96中国邮政采风之二
本报记者冉永平
结束了早报早投的采访,我们于9月3日上午8时40分来到了北京邮政中心局。这里是全国最大的邮政枢纽,最高峰时,信函日处理量达724万件。
如此庞大的分拣量,如果用人工劳动强度会非常大,效率也低,因此,北京邮政局在全国最早引进了自动分拣系统,投资1亿元。据介绍,北京邮政局70%的资产都集中在中心局。遗憾的是,上亿元的设备却并未发挥出应有的高效率,目前,中心局自动分拣量仅占总量的10%,一天只有几十万件信函能自动分拣。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一是信封印制不标准,二是邮政编码书写不规范,三是违章夹寄。
听了介绍后,我们于9时35分来到自动分拣车间实地考察。在第一道分类理信工序我们就看到,大量不合格的信件被剔出。被剔出的多是没有在信封上方的红框内写邮政编码及违章夹寄。其中五花八门的违章夹寄令我们啼笑皆非:有狗皮膏药,有易拉罐的拉环,有香包甚至还有两整盒名片。据车间工人介绍,其中一些物品很容易损坏设备。
在接下来的细分工序,又有大约30%的信件由于邮政编码书写不规范机器无法识别。据说,每一个数字有2万种写法,为此在视频标码室专门有5位工人通过肉眼来识别。
最后我们来到手工分拣车间,这里全部是机器淘汰下来的信件。工人们每人每天分拣2万到2.7万封信的速度令我们眼花缭乱。
10时20分,我们做了一个实验。我们请车间负责同志找来两位最快手,让她们当场分拣一筐信(约1340封)。10分钟后一筐信全部分毕,参观的人叹为观止。然而,在场的技术人员算了一下,如果用自动分拣机,这些信最多用不了2分钟,也就是说机器的速度至少是人工的10倍。
至此,邮政局的同志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为了提高效率,使信件投递得更快捷更准确,希望记者再次为我们呼吁一下:寄信人一定要用标准信封;写清写准邮政编码;千万别违章夹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