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绿茵不是战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13
第8版(体育)
专栏:

绿茵不是战场
  本报记者 汪大昭
绿茵秋色,正是足球比赛的最佳时节。9月1日开始,全国足球甲A联赛进入最后阶段,12支球队将不间歇地进行9轮交锋,以确定各自的排位。每到周日,便有种种难以预料的新闻从6个赛区不胫而走,在成千上万的球迷当中广为议论。落后的中国足球还从未如此受宠,以致球场内外许多人的情感世界出现了一时无法说清的复杂变化。
9月1日傍晚,济南,山东省体育中心体育场。四川全兴队与济南泰山将军队比赛终场前后,无法接受当值裁判判罚的全兴队主教练余东风登场,与裁判争执起来。随后,演出了一场多方介入的“混战”。中国足协对全兴队的处分已由新闻媒介公之于众,但人们的反思却不会因一纸“处理”而了结。
从问题的严重程度说,全兴队球员马麦罗和法比亚奴受到的处罚应当不只是停赛、罚款和书面道歉,而余东风作为经过中国足协培训并执证上岗的教练员,更属于知法犯法。中国足协强调:“为保证联赛的正常进行,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参赛球队违反比赛纪律或其他人员破坏赛场安全和秩序的借口。”四川全兴队事后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足球比赛中的大道理,余东风本人也悔恨不迭。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也为甲A联赛今后可能发生的类似事端树立了一个有价值的前车之鉴。
事情到此还不能释去人们对净化赛风的忧虑。近几年,赛场纠纷的起因大多与裁判的失误、失职乃至渎职有关。裁判员的素质不高已成为提高足球整体水平、确保比赛正常进行的障碍之一,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甚至有怨声四起的趋势。赛后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已多次发生主教练“投诉”裁判的事。
对球队来说,“服从裁判”可以作为一种规定和纪律,对人数上千倍万倍于球队的球迷来说,“尊重裁判”则应是一种教育和引导。同样是为了保证联赛的正常进行,裁判自身的问题以及围绕裁判问题而出现的种种社会舆论,也必须同步加以解决和调整。
事实上,中国足协近年来明显加大了对裁判员队伍的管理和纪律约束,多名国家级和国际级裁判员因执法不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其中包括9月1日四川全兴与济南泰山队比赛的裁判。在一片要求增加透明度的声浪中,中国足协也曾考虑过面临的选择,要么遵从国际足联惯例,坚持“内部处理”的原则,要么搞个中国特色,处理一个,曝光一个。但是,公开处罚能否取得提高裁判员责任心、减少误判的效果,没有人敢肯定。据悉,一项通过体育院校大规模培养足球裁判员的计划已经拟出,未来绿茵场上将会不断出现新面孔的执法官。
与球队违纪、裁判失误相比,净化赛场风气和防止球场暴力的出现是更迫切而复杂的事情。最近几轮联赛,主客两地球迷的摩擦时有发生,个别球迷投掷饮料瓶的恶习屡禁不止。甲A联赛进入你死我活的最后阶段,第十六轮上海申花主场迎战广州太阳神和北京国安主场与济南泰山将军队的比赛,对各队的排名都十分关键。球迷的情绪逐步升温,舆论导向也格外敏感。报刊、广播、荧屏成为球迷心声的交流中心,是件好事。正因为新闻舆论在因势利导方面有着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才更不可低估了自己的责任和作用。第十五轮成都赛区球场内出现的大量标语已经表明,某些舆论推波助澜的作法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使自己钟爱的球队加重了精神负担。
球场暴力是贻害足球运动健康发展的毒瘤,为足球改革和职业联赛所不容。如果说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办法,那么,甲A赛场上已经下起了毛毛雨。成都市青羊区一位人大代表在来信中指出:“如果继续让这种现象在今后足球赛场上重演,将有损国家的文明和应有的形象。”他希望“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绝不能成为一句空话”。
杜绝暴力的发生需要各方面一起尽力,相信没有人愿意看到绿茵场上弄出乱子来。(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