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逆向考核不可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14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逆向考核不可少
肖荻
记者到唐山南站采访,听他们介绍了一条经验:再好的章程没有考核也会流于形式;考试应该是双向的,逆向考核不可少。这个站既重视自上而下的考察,又重视自下而上的监督,在管理上切实做到了“一点儿也不能差,差一点儿也不行”,因而十年无事故。
“逆向考核”四个字,对一些同志来说有点耳生。不少单位每逢上级要来什么检查团,才忙得团团转;某某领导亲笔批示了,才雷厉风行。这种“两眼只知往上看,双耳不闻群众声”的作风实不足取。考核干部政绩,一些领导同志不去认真听取群众的议论和品评,单凭自己的观察和好恶,常常会弄出许多狼狈的“笑话”。湖北一个“著名企业家”携国家巨款外逃;西安一个贪污受贿数额巨大的厂长锒铛入狱。而此前这两人均是“红得发紫”的“模范党员”或“劳动模范”。这是些多行不义而自毙的腐败分子,如果有关领导多来些逆向考核,何至于“种蒺藜得刺”,使这些害国害民的败类风光许久?
当然,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让人高兴的是,传媒报道湖南各级政府实施政务公开,天津市和平区坚持八年由居民评选十佳公仆,深圳千万家企业评议市政府工作等,正是从组织制度、工作制度上发挥了双向考核、特别是逆向考核的威力。其结果是,由于接受群众监督,人们对政府更加信任了,公仆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强烈了,选优拔萃和优胜劣汰也更准确了。
逆向考核之所以不可少,就因为有些同志口称“民主集中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但做起来却忽视了“民主”和“群众”这个基础。加之有些干部善于“把头儿哄好就行”,精于拍马,“跑官”,为此不惜采取什么“下有对策”,很容易叫人上当。而逆向考核恰恰是依靠“千目所视”和“议论纷纷”杜绝上述弊端的高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