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山上银行”梦成真——湖南丘岗山地开发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15
第1版(要闻)
专栏:

  “山上银行”梦成真
——湖南丘岗山地开发见闻
本报记者吴兴华
近两年,湖南丘岗山区发生了显著变化:昔日的荒山荒坡,如今布满了果树、药材、蔬菜等;不少往日稀疏的竹林、油茶林、油桐林,今日浓荫蔽日,郁郁葱葱。
从1994年10月到今年上半年,湖南省共改造和新开发丘岗山地1700万亩,其中低产改造面积896万亩,新开发面积805万亩。大规模的丘岗开发不到两年,已成为湖南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许多山丘区的农民满怀喜悦地告诉记者:我们做了多年的“山上银行”梦,这回要变成真的了!
牵住发展农业的牛鼻子
在湖南,干部和群众赞扬省委、省政府开发丘岗山地的决策是“牵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1993年,省委书记王茂林先后到怀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长沙等地山丘区调查,了解到大面积的丘岗山地出产很低,也看到一批靠丘岗山地致富的典型,深感湖南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在山水资源特别是丘岗山地的综合开发上。199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大规模开展丘岗山地开发,在“九五”末期,通过丘岗开发建成各类商品生产基地5000万亩。
丘岗山地开发只有面向市场,才会有效益。
毗邻广东、广西的永州市瞄准“两广”市场的需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土地资源和温光资源,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去年发展到110多万亩,去年全市蔬菜销售额达11.6亿元。溆浦县是著名的水果之乡,出产个大肉厚的鸡蛋枣。近两年,县委、县政府在丘岗开发中,根据市场的需要,新开枣园3.35万亩,改造低产枣园1.8万亩,全县枣园面积发展到7.55万亩,年产鲜枣达28万担,枣果年加工量12万担。
实行规模经营
实行规模开发,提高开发效益,这是湖南丘岗开发的重要特点。
桃江县是全国著名的楠竹之乡。近两年来,这个县抓楠竹的低产改造,建立起30万亩楠竹速生丰产基地,每亩立竹由原来的101根增加到168根。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楠竹的加工,全县已建立竹制品加工企业1200多家,生产竹胶版、竹地板、保健凉席等100多个花色品种,去年竹制品产值达5.2亿元,占全县乡镇企业产值近三成,全县农民仅从竹业中获得的纯收入人均达400元。
地处湘南山区的道县,境内冬暖夏凉,年无霜期309天,年降雨量1509毫米,是蔬菜种植发展的理想之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丘岗开发中,积极引导发展蔬菜产业,全县12.5万户,有6.2万多户种植商品蔬菜,去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6.8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的连片种植基地20个,种商品菜农户的收入均达千元以上。围绕蔬菜生产,蔬菜加工、销售、运输也兴旺起来。通过丘岗开发,蔬菜生产已成为道县的一大支柱产业。
建立灵活机制
为了加速丘岗开发,湖南省委、省政府实行了灵活的投资机制和经营机制,促进资金、技术、劳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丘岗开发出现了多形式、多主体开发局面。
在投入机制上,实行全方位筹资。除财政、银行投资外,引进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资金及外资。近两年,全省共投入丘岗山地开发资金15.8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8000多万元,信贷投入4.21亿元,农村合作基金投入1.7亿元,集聚社会资金2.97亿元,引进外资6200万元,群众集资5.5亿元。
鼓励采取灵活的经营机制。各地凡是有利于加快丘岗山地开发、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的办法,都予以支持,出现了大户承包、租赁开发、合作联营开发、股份合作开发、拍卖开发、外商独资开发、庭院开发等开发经营形式。
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省外单位和个人参与丘岗开发,是湖南丘岗开发经营机制活力的生动体现。娄底、怀化、邵阳、岳阳、郴州、永州六个地、市,参与丘岗开发的机关单位达1846家,企业397家。地处湘桂边界的江永县,在丘岗开发中,县里着重发展香柚。县里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土地流转,引进各方资金。全县已流转土地8.6万亩;全县有81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创办了香柚场,有35家省、地机关采取资金入股、联营或租赁承包的方式,开发香柚1.14万亩,去年,全县香柚发展到7万多亩,产值3000多万元,被国家命名为“香柚之乡”。
重视依靠科技
湖南丘岗山地开发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靠科技,提高开发效益。
双牌县有草山草坡及林间草地90多万亩,近年,县委、县政府发动群众利用草山资源养羊。县里组建了县山羊产业开发总公司,总公司引进江南黄羊和成都麻羊公羊进行杂交,培育出受广东、广西市场欢迎的“扁角麻羊”;开展科技培训,去年,培训2万多人;推广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秸秆盐化喂羊、青储饲料等,山羊产业开发带动农作物栽培制度改革,不仅使养一头羊的纯利达到200元左右,而且促进了粮食生产。现在全县养羊发展到11万头。
1994年,地处湘黔边界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利用砍伐后的马尾松松蔸为基材,引进中科院选育的“5.78”菌种,探索新的茯苓种植方式,形成年产6000吨茯苓干品的生产能力。他们改变过去卖茯苓干品的做法,与中科院、省内的科研机构合作研制,与港商合资,开发出羧甲基茯苓多糖、多糖口服液、保健饮料等二十多种科技产品。这些产品大部分出口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200多万美元,上缴税金200多万元。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湖南的丘岗开发方兴未艾。随着开发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振兴湖南经济中,丘岗开发将日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