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培育“智力型”农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16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培育“智力型”农民
刘梅富
前不久,我们对农民的文化程度与富裕的关系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是:家庭收入高低与家庭劳动力素质高低成正比。富得快、变化大的农民大都是有文化、有技术、善经营的“智力型”农民,而相当一部分由于文化程度低、缺技术、凭苦力挣钱的“体力型”农民,尽管家里劳力多,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还是富得慢。
不少农民反映,他们很想致富,却感到致富无门。其实,致富的大门是敞开的,关键在于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怎样。在同一个村子里,那些有文化、有技术、善经营的“智力型”农民率先跻入富裕行列,成为专业户、示范户。也有不少农村基层干部反映,好不容易引进一个农业项目,由于农民素质差,却很难在当地得到大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世界科学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贫富差距就是知识的差距。历史与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资本和物质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尤其是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当前,农村产业不断拓展,农民致富门路在增加,传统农业逐步向市场农业、高效农业转变,对农民智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应尽快实现由用“体力”向用“智力”转化。应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充分运用函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夜校等阵地,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开发农民智力。农民朋友也应转变观念,多搞点智力投资,千方百计把自己和下一代培养成为有文化、懂科学的“智力型”农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