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应重点帮助贫困人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16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应重点帮助贫困人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发所刘文璞
当前落实扶贫政策面临的最大难题不仅在于扶贫资金缺口大,还在于现有资金使用效益低。扶贫资金被转移用于非扶贫项目的现象很普遍。特别突出的是扶贫资金效益难以落实到真正贫困农户的头上。不少地区热衷于发展那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又与农户、农业无关的企业。结果,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作用并不明显。
针对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和扶贫政策中的某些缺陷,今后扶贫政策和措施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扶贫政策应当更加针对农村中最贫困的群体,对现行的以区域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政策做适度调整。实行现行的扶贫政策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由于中国贫困形成的特点,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有很高的集中性。实践证明,这一扶贫方针对贫困地区的发展以及使很大一部分贫困人口脱贫起了明显的作用,今后也仍然需要区域发展政策。但是,今天剩下来的未脱贫人口脱贫难度都很大,单纯的区域发展政策已远远不够了,只依赖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已很难使剩下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必须实行一项直接针对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才能奏效。
实行直接面向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面临的难题首先是如何判断谁是穷人。我国现行的判断贫困人口标准是依据纯收入指标,这是很科学的,但复杂的计算方法很难做到在全国统一地一家一户地进行。外国采用的许多判断方法,又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尽管存在着种种困难,但近年一些地方的政府开始做这方面的尝试,根据一定标准,把贫困户划分出来,落实具体扶贫措施,定期检查。在一些地方由于贫困人口基数特别大,要首先划出贫困乡和贫困村,最后再划出贫困家庭。
实行直接面向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还有认识上的障碍。一些人认为穷人愚昧,无法理性地使用扶贫资金,选项和经营不当会降低资金使用效果;还有人认为贫困农户信誉低,还款能力低。实践证明,这些看法都是不正确的。没有什么人比农民自己最了解什么项目以及怎样经营对他们脱贫最为有利。在选择经营项目上,让贫困农户直接参与往往是项目成功的条件。实践也证明,贫困农户还贷信誉并不低,借款呆滞率在各类承贷组织中是比较低的。
实行直接面向贫困农户的扶贫贷款方针也有实际的困难,即可能提高信贷操作成本,这也是银行不愿向贫困农户贷款的原因之一。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是把农民组织起来,让农民组织充当银行和农户的中介。这样既可以减轻信贷机构的压力,又可以使贫困农民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目前在国内一些地方进行的直接向贫困农户放小额贷款的试验可为此提供一些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