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博士村长”——记河北农大副教授孙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博士村长”
——记河北农大副教授孙建设
本报记者李新彦新华社记者王炳美景如月
编者按:本报于9月6日一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太行山上著巨篇》之后,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反响,人们为河北农大广大教师坚持“太行山道路”可歌可泣的精神所感动。今天,我们再向大家介绍河北农大年轻副教授孙建设帮助一个小山村脱贫致富的感人事迹。有道是“雏凤清于老凤声”,事实再次证明:一个人的理想与抱负,只有与社会、与人民大众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祖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千百万个“博士村长”、“博士乡长”、“博士县长”,青年朋友们,努力吧!
金秋时节,河北省顺平县苏家疃村果园片片,苹果飘香;村内栋栋新房瓷砖贴面,电视天线密如蛛网;村外菜市热热闹闹,大小车辆来来往往。可谁会想到,就在9年前,这个小山村还是“土坯房,返销粮,母鸡屁股当银行,家家穷得叮当响”呢。谈起这山乡的巨变,村民们无不由衷地说:“多亏了我们的‘博士村长’。”
“博士村长”就是今年39岁的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副教授孙建设。我当“村长”不为钱
1987年春,孙建设正率领学生在顺平县塔儿坡村实习,两位风尘仆仆的庄稼人急匆匆找来,说什么也要请他去他们村看看苹果树。他们是苏家疃村的支部书记王兰青和村会计张跃进。原来,看到附近一些村子忙着发展果树,他们也东借西找凑钱办了个果园。400亩苹果苗是栽上了,可祖祖辈辈吃苹果都很少,更没有种过苹果树的村民们哪儿会管啊,正急得没办法,听说河北农大有个年轻的果树专家在塔儿坡讲课,两人便连忙找来了。
得知他俩找了好几个地方、赶了几十里路来请“诸葛”,孙建设被深深打动了,第二天便随他们进了村。
苏家疃的贫困状况让孙建设吃了一惊:一条弯曲不平的泥土路通向村中;沿街是一排排用土坯垒起的低矮小房;村里500户人家、1700口人,人均一亩地、年收入不足百元,过着“有吃无花”的清贫生活。
随后,王兰青、张跃进带着村委会的聘书和村民们的殷切希望,专程赶赴河北农大找到孙建设:“孙老师,俺们请你去当科技村长;待遇跟俺一样,有职有权,一天一块钱。”孙建设微微一笑,没置可否。中午,他拿出半个月工资在家招待了两位远道而来的村干部。酒过三巡,王兰青诚恳地说:“如今村里的400亩果园没人会管,那都是群众的血汗钱,村里人都指望它过好日子呢!孙老师你帮帮我们吧,报酬好说。”孙建设站起来说:“我去可以,但你们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第一,你们村干部必须要带头学好技术;第二,我讲技术只讲两遍,如果不照做后果自负;第三,我当科技村长不是为钱,今后不许再提报酬的事!”
就这样,孙建设兼任了苏家疃村的科技村长。他既为苏家疃村民传授技术,又把这个村作为自己的教学、科研基地。河北农大距顺平县有30多公里,每次来讲课,孙老师都是挤乘公共汽车先到县城,然后租自行车到村,遇到雨雪天,自行车租不上,他只好踏着泥泞步行3里路进村坚持上课。农民需要肥料,他去买来;需要打药,他负责联系喷雾器;有的农户没有钱,他给垫上。9年来,精力充沛的孙建设一边坚持为农民服务,一边在太行山区的10多个县市设点搞科研,还承担着3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带一名研究生。从1994年开始,他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从此,苏家疃村民就称他为“博士村长”。农民争相“抢”村长
上任伊始,孙建设把400亩果园进行丈量,重新规划为8片,为便于推广技术和果树管理,每片确定一个示范户,全村8个支委一片一个负责人,建立了明确的责任制,哪片管不好,拿支委是问。
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低,对科技的重要作用认识程度差的情况,孙建设以“骨干带头、强制推动、示范引路”的方法,采用大小会结合,个别指导与现场指导结合的授课形式,简明扼要、由浅入深地向农民传授果树栽培与管理知识。在步骤上,他把村干部作为骨干队伍,首先进行严格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技术,以此带动农民;同时,抓一些接受新事物快的农户作为重点户,进行精心指导,以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为了召集更多的群众听课,村里不惜花钱演电影,利用开演前后和中间换片子的空档,孙老师见缝插针讲上一段。孙老师不仅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讲,还把果树管理的要求和方法,按日期分阶段印在纸上,发到各家各户,使家家有“明白纸”,户户有明白人。
奇迹出现了,1992年苹果树开始挂果了,他精心指点的村支部书记王兰青家的24棵果树一下卖果9800元,另一个重点示范户也卖了1万多元,全村这一年共产果2万多公斤,收入10多万元。
“见了真佛才烧香”的农民打心眼里信服了,他们再不观望等待,学、用技术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博士村长”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当群众发现凡是常与孙老师打交道的户,果树就长得好,苹果就结得多时,纷纷向村委会提议:“今后孙老师来村讲课,不能只在干部家吃饭,要各家各户轮流吃派饭,不然,我们大伙都去跟着吃。”
农民们把孙建设当“财神”,东家接、西家拉、半道“抢”。他每次来村讲课,群众就围上去,如果不维持秩序就没法讲。为人谦和、总是笑眯眯的孙老师成了最有权威的村长,他的话,村民们言听计从。
有一次,孙建设发现果园里的果树叶子发黄,经过土壤成分分析和叶片化验,证实缺一些微量元素,便自己配方研制了果树专用肥,在天津一家化肥厂订了60吨,但批量小,成本高。他找到王兰青说:“我订了60吨果树专用肥,价格比一般肥高,请你统计一下,每家需要多少。”“估计有一半人要就不错了”,支书半信半疑。孙建设说:“先别下结论,等统计完再说。”早饭后,村里的大喇叭响了:“乡亲们,我是孙建设,请赶紧到村委会门前来,我有话对大家说!”不到10分钟,村委会门前聚满了人群。孙建设从屋里搬出一条木凳站上去,用手一挥:“我根据果树需要研制了一种专用肥,对果树生长很有好处,就是贵了点,谁家用多少,请到王支书那里登记!”说完他就返回学校了。晚上10点,王兰青打来电话说:“专用肥家家户户都要买,登记已经超过60吨,看来你比我还了解自己的村民!”
经过长期培训,全村500户人家,家家村民果树管理技术大长,每个村支委和重点示范户都成了“土专家”。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常常来村里请“把式”,特别是逢年过节,外村的亲朋好友都来请村民去赴宴,目的是借机学技术,苏家疃村成了当地农民学习的样板。
这个村的果品产量连年增长,1993年全村果品总产15万公斤,1994年达到25万公斤,去年突破50万公斤,全村果品收入实现2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1800元。“博士村长”真正成了苏家疃的“活财神”。连他带的实习学生也成了“抢手货”,学生们在谁家果园实习,也需要提前一年预订,不然就没份儿。搞一块小康试验田
“既然请我当村长,我就要谋政,在苏家疃搞一块小康试验田。”这是孙建设常说的一句话。他“上任”后,不仅全心全意教农民学技术,还为村子的发展、村民的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谋划。同时,这位年轻的园艺副教授,也在通过苏家疃这个小山村的变迁,研究、探索着贫困山区面向市场、搞多种经营、致富奔小康的途径。
400亩果树,全村人均只有6棵,虽然较前有丰厚的收入,但距离小康水平还差很远,于是他提出“一棵树一亩粮,10棵树盖新房,一片树小银行,发展果树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反复动员群众、说服干部大力拓展果树面积。几年来,苏家疃的果园面积发展到了1000亩,新栽种的600亩果树长势喜人、开始挂果,再过一二年将相继进入盛果期。到那时,农民就实现了人均半亩果园半亩耕地,收入将会成倍提高。
果树的发展、产量的增长,必然遇到销售问题,而农民把产品进入市场变成商品恰恰是目前的难题,怎样才能使苹果既卖得出又卖个好价钱呢?“博士村长”智出奇招,在他的提议下,村边建了果品市场,在大城市设了联络处,吸引全国的客户来这里收果。去年秋,来自广东、上海、北京的客户云集果品市场,苹果不出村就销出去了,同时减少了互相争价、压价等矛盾。村民们满意地说:“有了市场,我们卖果不用操心了!”
近年来,河北省林果特别是苹果种植面积发展十分迅速,已达589万亩,年产12.5亿公斤。孙建设通过在山区各县的调查、研究,却看到了其中令人担忧的一面,即苹果的品种少、品质差,难以与外国新品种抗争,有的地方出现了“卖果难”。孙建设认为,要防止卖难就必须提高果品质量,不仅抢占国内市场,还要努力抢占国际市场,提出了“人无我有,以新领先;人有我优,以质取胜”的苹果生产发展战略,并结合在苏家疃等试验基地的摸索,开设并主持了“红富士苹果红色发育机理及调控”、“提高苹果果品质量技术研究”和“苹果砧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研究”三个科研课题。
在实践中,孙建设运用果实发育及其调控的机理,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成功地试制出一种新型的苹果套袋,这种套袋具有隔绝农药污染、防止果实腐烂、增进果品着色的效果。用套袋生产的苹果个大、色鲜、味美,赢得众多用户和专家赞誉。去年10月,顺平县邀请首都5个部门、河北省12个县和日本“红富士”专家来县开现场会,主会场就设在苏家疃,与会人员赞不绝口。一位日本专家说,这样的苹果在日本市场上一个能卖35元人民币,北京来参加会的同志当场买走150公斤样品。
林果发展起来了,农民富了,但村里集体经济却非常薄弱。怎么才能使集体也富起来?“博士村长”又开始了新的“谋政”:从果树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办一个苹果套袋厂。
前年冬天,村里贷款、集资,凑上60万元钱,购置机器设备办起了全村第一个工厂。孙建设两下山东,每次连续坐车17个小时,不顾疲劳,连家也不回,一心扑在工厂筹建上。机器买来了,但生产不出合格产品,孙建设急得嗓子化脓。女儿过生日,几次打来电话,催他回家,但孙建设说:“出不来合格产品,我不离开苏家疃!”他跑山东、去北京、查资料、请师傅,经过40多个日日夜夜,“旭日果实袋厂”终于建成了,去年生产400万个套袋,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保证了全村的果品质量。一轮壮大集体经济的旭日在苏家疃升起。
在“博士村长”的谋划下,苏家疃地变、村变、人也变。在这里,村民们一心比着劲学技术致富奔小康,近10年没有一个上访告状的。村里投资16万元,修通了通往县城的柏油路,一来让拉苹果、蔬菜的车辆畅行无阻,二来让孙老师“脚不沾泥进村来”指导百姓致富。村里还集资架起了电话专线,全村已有15户安上了直拨电话,一是让苏家疃连通五湖四海,二是让孙老师不出校门,就可遥控指挥。
面对这块“试验田”的不断发展、变化,孙建设深有所悟:“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太行山道路’,不也和这大山的路一样吗?走的人多了,小路可以变大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崎岖的路,可以变成平坦宽阔的路!”他勤勤恳恳地为山区人民传授技术,不仅把一个穷村变富,还先后参与和主研了受到国家、省奖励的11个山区开发课题,曾两次被评为河北省山区开发先进工作者。孙建设已成长为河北农大走“太行山道路”的优秀青年教师代表。(附图片)
孙建设(左二)与村干部们在果园谋划未来。本报记者李新彦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