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阅读
  • 0回复

星光闪耀的群众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01
第4版(副刊)
专栏:

  星光闪耀的群众文化
冯双白
已经很久了,很久没在舞蹈表演中听到全场观众一起朗声欢笑,爆发出这样强烈的欢呼和热烈掌声!不久前在浙江金华和宁波举行的第六届群星奖舞蹈比赛,让我们感受到了群众文化的真正魅力。
把生活贴在胸口,把情感浓缩在时空中,对艺术的主题做巧妙的表达,是这届参评作品的一大特色。
308个舞蹈作品,其中绝大部分都透射出真挚的情感力量,有着积极的主题和格调,并且显示出强烈的生活气息。在以往的群众舞蹈创作中一直保持领先水平的山西省和浙江省,仍旧展示了他们强大的实力。山西省孝义市文化馆的三人舞《复活》,描写了一个皮影老艺人与自己心爱的“皮影人”的浓厚情谊。他挑灯缝缀,倾注全心,给皮影灌注了生命的活力。舞蹈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极为生动地刻画了两个“皮影人”复活之后的人物个性,他们的“爱情”以及相互之间的纠葛,映出老艺人满脸的笑容。浙江省绍兴市群艺馆、绍兴市教委艺术团的《女儿红》,将现实生活中父亲从女儿出生之时起就酿一坛“女儿红”酒,在她出嫁时才启封的民间习俗,以群舞的形式展现在舞台之上。大红的盖头,流淌的酒香,绍兴男子的小毡帽,黑壮的轿子杆,交织在一处,将艺术上的浓烈和细腻很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很是耐看。对浙江舞蹈很有研究的评论家李炽强认为:这个作品超越了江南舞蹈的一般性柔美风格,具有突破的性质。四川省在本次评奖中可以说是异军突起,有两个作品夺得舞台舞比赛的金奖,少儿舞蹈比赛三个金奖中也有他们的一份。《老天爷快下雨》仅仅选择了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挑担动作和母亲对爱子的喂奶动作,织造了暴风雨中热烈的劳动气息,却又在瞬间的停顿时让我们听到了婴儿啼哭,看到了自自然然的母爱。强烈的劳动号子和悄然飘来的催眠曲调,创造出动人的舞台效果。获得金奖的少儿舞蹈《小花的梦》,更是将今天幸福成长的少先队员与《红岩》中的小萝卜头的形象大胆地结构在一个舞台表演时空里,让童真和童趣更具有了跨越的张力,积极的艺术主题完全融化在动人的视觉形象里。
创作观念和表演水平上的大幅度进步,是本届评奖的重要收获。
全国总工会的《蒙古人》,是获得掌声最多、表演气氛最热烈的作品之一。它虽然还是用我们常见的“马舞”作为艺术造型的骨干,作为蒙古人精神气质的象征符号,但是编导者和表演者绝不再简单地模仿生活,而是刻意求新,在司空见惯的马的舞步中,开掘出崭新的艺术动律。他们突出了舞者肩部动作的上下起伏之感,整个形象跳动着民族生命的强悍活力。它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既是民族的,又具有现代的青春气息。虽然全国总工会只有这一个作品参赛,却以明显的优势夺得了金奖。广东东莞市石排镇的“明德醒狮舞队”表演的《醒狮踩高桩》,是在三米多高的“梅花桩”上舞狮,不仅动作技巧高超,桩上的跳跃飞腾给人以惊险奇绝的感受,更令人欣喜的是领舞的银狮表演者,小小年纪,就已经深得狮子表演的奥秘,表演起来生动可爱,征服了所有的观众。
本届评奖中的表演水平也很令人欣喜。云南参赛的独舞《佤山汉子》的男演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从来没有经受过舞蹈的专业训练,但是表演起来感觉之好,节奏感之强,艺术表现力之细腻,在整个比赛中都令人刮目相看。
应该说,有些作品的创作和表演比起获得较高奖次的作品来,还有很大差距。有的作品,显得观念、手法较旧,缺少新的创意。有的少儿舞蹈作品,给原本天真活泼的少儿形象里硬加入很不协调的成人意念,甚至是“三点式”的服装和表演,实在不应该。有的作品,舞蹈艺术形象上缺少新意,只好借助于舞台美术的大制作来帮忙。
可以说,我国的群众舞蹈创作与表演,在广场上情感更浓厚了,构图更讲究了,也有大量的作品已经从广场走进了剧场,成为了真正的剧场艺术,成为当代舞蹈艺术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