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呕心沥血磨一戏——记诸暨市越剧团创排《西施断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27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化长廊

  呕心沥血磨一戏
——记诸暨市越剧团创排《西施断缆》
李敬佑
如果从1979年诸暨越剧团开始创作排演《西施》算起,到今年成功地演出了为各方面人士所赞誉的《西施断缆》为止,编创人员为这部戏呕心沥血,数易其稿,锲而不舍,历时十六个春秋。正是在这种对观众、对戏剧事业高度负责的精品意识指导下,《西施断缆》才第一次在戏曲舞台上塑造了一个舍身取义、忘我奉献的爱国女子的形象,歌颂了普通人那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历代以美人传奇为主的西施戏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共鸣。
(一)
纵观中国戏曲史,有关描写西施的作品汗牛充栋,从宋元杂剧至今,上下已有800年左右的时间。其中较有成就的是明代梁辰鱼的《浣纱记》。这部昆曲的开山之作,把一代美人西施,与吴越战争广阔的社会背景连在一起。现代吟唱西施的戏曲更是常演不衰。京、昆、越、婺、黄梅戏等大剧种都上演过,连艺术大师梅兰芳也组织力量创作,并亲自饰演西施。
然而,在传统戏曲舞台上,西施题材还没有很成功的作品问世。充斥舞台的西施形象,大多落入“美人计”的窠臼,有的陷入吴越争霸的漩涡,西施形象难以脱颖而出,有的不适当地夸大西施的作用,反而使其变得不可信、不可亲,在客观上也损害了西施的形象。
(二)
西施故里——诸暨市的文化工作者,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要还西施以历史真面目,在戏曲舞台塑造一个人人心中所有,而人人笔下所无的真实、可信、可亲的崭新的西施形象。但是,有良好的心愿不等于就有完美结果。刚开始创作时,西施形象怎么也脱不开传统的认识,虽然《西施》一剧曾作为诸暨越剧团的保留节目多次演出,但观众反应平平,没有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1985年,诸暨越剧团在广泛听取专家和观众的意见、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西施》一剧做了比较重大的修改,使西施舍情取义、忍辱负重的形象得到了加强和升华,演出以后观众反映也不错。但是,主创人员对这个剧本仍不满意,认为与传统戏曲舞台上的西施在本质、命运方面并没有多少不同。1995年,诸暨文化局再度组织力量,对《西施》进行第三次创作。
在这次创作之前,编创人员首先对西施这一人物形象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们认为,西施被越王当成特殊的礼品送入吴宫,从民女变成贵妃,千百年来,统治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以及一些有识之士对她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历代统治阶级和士大夫阶层中的多数人,把西施看作工具、礼物、肉弹、间谍乃至祸水;而天南地北的老百姓和一些有识之士,却把西施视作美的化身,看作神女、侠女和巾帼英雄。而西施在民间流传千古,历久不衰,除了因为这个人物不仅有姣好的外貌,更主要的是她有美好的心灵。她为了救国家于水火,不惜献出自己的青春乃至玉身。这种舍身取义的精神正是她能长久活在人民中间的思想基础,也是西施这个人物形象的本质所在。
基于这种认识,编创人员抓到了整个剧本之纲,在人物塑造、情节取舍、设置方面都紧紧围绕这根主线,全力以赴调动一切艺术手段,突出“舍身取义”这个主题,使《西施断缆》自始至终洋溢着高昂的爱国主义激情,扣人心弦。
为突出西施爱国爱乡的精神,编创人员对素材进行了大胆的舍取。过去的西施戏大多写西施从越到吴的全过程,让西施成为吴越争霸的牺牲品。而《西施断缆》的编创人员却紧紧抓住西施去吴之前的生活和心灵历程,以局部反映全局,她一旦认识到非献身不可,她的最高行为也就完成了,她的精神本质也得到较好的体现。结尾“断缆”一段戏,虽短而且无对话,却强烈悲壮,把全剧推向最高潮,收到揭示主题、弘扬爱国主义的效果。
(三)
从《西施》到《西施断缆》的创作过程,也是编创人员不断树立精品意识、精益求精的过程,努力使作品达到思想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舞台教化本是我国戏曲的优良传统,没有正确的思想性就等于作品失去了灵魂。由于反复提炼,作品抓住了西施的本质——她的献身行为和牺牲精神,这是与爱国主义相一致的。
这部作品在艺术性上也有其独特之处。作品为表现西施的崇高精神,采用大写意手法和无场次结构,打破时空限制,追求神似,尽可能完整地、生动地、感人地将西施的美表现出来。同时自始至终抓住浣纱女——劳动人民优秀儿女的本质,努力刻画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使西施形象既亲切又崇高。
《西施断缆》在一年多时间里,大改了五次,先后举行过十余次作品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人士的意见,才达到了目前这样的水平。诸暨越剧团的同志表示,通过晋京献演,还将继续对这部作品进行修改,使其成为观众喜闻乐见、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精品。(附图片)
剧照说明:
越夫人(楼明迪饰)勉励西施(周柳萍饰)舍身取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