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从深圳书市看读书热——第七届全国书市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28
第1版(要闻)
专栏:

  从深圳书市看读书热
——第七届全国书市述评
本报记者刘工践王楚
举国瞩目的第七届全国书市,11月18日在深圳书城降下了帷幕……
本届书市,刷新前六届纪录:规模大,容纳了10万种图书,有500多家出版社、1000多家发行单位参加,来自内地以及港澳、东南亚的宾客共1万多人。
然而更重要的,连东道主都始料未及的,是盛会上出现的“火爆”购书场面,以及深圳人对文化的热情追求。人们不得不再度对深圳人刮目相看。
创业之初被讥之为“文化沙漠”的深圳,怎么一下子成了“文化绿洲”?
“膏之沃者其光晔”。改革开放的文化积淀,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推动下,终于在这1万多平方米的深圳书城释放出来。“深圳书市效应”,再一次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
气势恢宏的文化风景线
11月8日,第七届全国书市在这里开幕。矗立在最繁华街道、高99.9米33层的深圳书城门前,彩旗飘扬,花团锦簇,万头攒动……
“到书市购书去”,成了深圳人那几天的口头禅。确实,在办公室,在家里,甚至在公共汽车上,人们议论的话题之一是书市。
“书市开幕前几天,从东路来的,从西路来的,都是人流。西路的人行天桥上都挤满了到书市去的人。维持秩序的民警对我说,生怕把天桥挤塌。我在书市楼上办公室则担心挤着人,挤碎了书城的玻璃。”深圳新华书店的经理汪顺安告诉记者。
深圳人购书也够气派。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购书大厅,记者见到有的人一买就是十几本、几十本,手抱不了,用购书车推。前来参加书市的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美术家韩美林则说:“深圳人不仅有实力,而且有魅力。”
10万种书汇鹏城。这对深圳人来说是破天荒的。11天接待60万人次。一张5元钱的门票,最高炒到80元。
深圳毗邻香港。一位正从书架上挑书的香港同胞对记者说:“书市里有许多反映中华文明的好书。明年香港回归,这增加了我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书市展销两旺,成绩喜人:订货会为时三天,成交总额达3.2亿元,比上届增长1亿元;11天的国内版图书零售额突破2100万元。
好书销得好。书市零售书排行榜是,哲学社会科学类第一;文化教育类第二;文学艺术类第三;自然科学技术类第四。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邓小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影响中国20世纪的三巨人说》以及电脑知识、管理书籍成了这次书市的畅销书。
外地出差人看到这场面,说:“深圳人不仅会挣钱做生意,而且爱读书,读好书。”
本届书市组委会主任、市委副书记黄丽满在书市闭幕大会上宣布:“本届书市是对深圳精神文明的一次检阅。”
拓荒牛的深邃目光
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新华书店纷纷撤离市区的黄金地段,深圳却有自己的故事。
1985年,深圳新华书店三个营销点营业面积只有300平方米,如今已发展到几十个,达1.5万平方米,是当初50倍。1992年深圳市政府提出:建设一座现代化书城,并把它列为为市民办实事的重点之一。为防止城市建设的畸形、失衡,市政府明确规定商业区规划要给书店一流建设用地。
“解放初期,每解放一座城池,都要把最好的位置安排给新华书店。改革开放了,为什么不能做到?”
“深南大道,十里长街,不能没有新华书店的书城。”
由于深圳历届领导这样明确地坚持,深圳书城这才矗立于今天的深南大道,与81层的地王大厦成犄角之势。
33层的书城是继深圳大剧院、图书馆等八大文化设施之后,深圳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举措。市财政拨款、贷款、自筹三项加起来,书城总投资1.8亿元。
深圳文化战线有一支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队伍。深圳出版局副局长林良平告诉记者,深圳新华书店曾被评为广东省和深圳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这里开始只有50人,如今发展到430人。这支职工队伍,坚持发挥新华书店的主渠道作用,爱店如家,艰苦创业。
56岁的新华书店总经理汪顺安,部队转业后就一心扑在文化事业上。他带领职工一边售书,一边建设。全体职工为了赶在书市举办前建成书城大楼,他们眼熬红了,身累瘦了。当8日凌晨4时,为迎接书市开业而铺上最后一块草坯时,他们望着东方,会心地笑了。
永不落幕的书城
深圳人没有忘记,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深圳时,反复强调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谈到深圳书市“火爆”,许多人认为,是市场经济这只无形之手,把读者推向书的海洋。深圳市民平均年龄27岁。市场变幻,充满活力。在深圳,今天是否能保住手中饭碗?明天是否能找到更好的饭碗?每个人都置身于、激荡在这个危机与机遇交织的生活之流中。新产业不断涌现,知识更新未有穷期,这是千万个“打工仔”、“生意人”,以及党政机关干部、郊区农民如饥似渴地寻觅好书,丰富自己的深层原因。物质生活上去了,加上奋发向上、健康正确的精神文明规范,有钱多买书,买好书,两个文明在良性循环。
“庄稼人”藏书,“打工仔”写书,“生意人”著书,这在深圳已不是新鲜事。它反映出特区文化之“特”:文化正从传统的范围跳出去,惠及非职业文化人。第七届书市期间举办了“深圳首届百户爱书家庭”评选活动颁奖大会,记者了解到,深圳人爱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殷实的物质条件。深圳龙岗区委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出全民五年读书计划,推出一系列优秀作品书目,每年一个主题。这里的村镇都有自己的读书小组,他们还举行读书演讲活动。读书,已成为深圳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照。人们发现,深圳人纷纷奔向各种夜校、培训班和大学的讲学点。那里有10多万人下班后专心笃学。书籍、知识的魅力在深圳人心里已扎下了根。深圳书城将永不落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