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江南情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1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之旅

江南情结
曾凡华
我一直认为:颐和园里的苏州街,是北方人江南情结的放释。
剽悍骁勇的清兵入关之后,仍然以沃野千里、一马平川的北方为依托,定都立国,威压海内。这一时期的八旗子弟也一如既往地习刀剑、练骑射,皇帝们每年都要去围场游猎,保持着北方人那种粗犷与放达。只是在乾隆帝六下江南之后,被“小桥流水”、“吴侬软语”的南风熏醉,又苦于不能迁都南下,才在颐和园里修这么一条苏州街,聊以自遣。
可以想象,苏州街“小桥流水”的自然景观不会太差,但“吴侬软语”的人文环境恐难再现。作为皇家御苑中的“宫市”,苏州街一定也热闹非凡。但多是皇亲国戚、宫娥嫔妃者流,没有唐寅那样的江南才子,西施那样的吴越女子,其江南味儿便会逊色多了。
我游历过苏州,也去颐和园里的苏州街玩过,两相比较,似各有特色。
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自然有其不同寻常的魅力。
苏州有经久历世的人文沉积和幽?精致的自然遗孑。它的文化特色是园林,这一点,京都皇苑里不缺;乾隆所看重的,该是苏州那种代表江南格调的文化氛围。
若从商业的角度看,苏州远不是繁华的所在。苏州街原叫买卖街,这名字虽然俗,却道出了当初办街的主旨。乾隆是爱热闹的,森严幽闭的皇宫禁苑缺的就是热闹,于是在园子里修一条苏州街,便不须远游,即可享天天灯火楼台之福。
虽说在宫苑里建街设市,乾隆非初始倡导者,早于春秋时代就有所谓“宫市”,只是乾隆将它发挥到极致罢了。
苏州街位于北宫门内后湖中段,以东部的“寅辉”城关和西部的“通云”城关互为起止,以水当街,沿岸作市,用八座桥梁连成一气。其上方是一组佛教风格的四大部洲寺庙群。民间素有“以庙带市”的说法,所谓“庙会”,就是借香火繁盛的庙观圣地来行市经商的。故苏州街也未脱此俗。
苏州本地的庙观就很多,定慧寺、玄妙观、桃花庵,还有那令历代文人牵肠挂肚的寒山寺。我是去过寒山寺的,想去觅一点张继诗里的意境。但实在是遗憾得很,寒山寺远不是人们脑子里所描画的那样。且不说因误读而无法得见“江枫”,也无法得听“乌啼”,更不要说张继泊船的“江”,原是一条人工开掘的小河沟,连“钟声”也是变了味的。据说原钟早被日本人弄走,退回的只是仿制品,而这仿制品发出的音响,也是要花钱才撞击出的。我好歹在寺里吃过一顿斋饭,算是品味到了一点寒山老僧的烟火。由此,我想到国内一些旅游景点的开发。开发者不仅要有魄力,也要有眼光——历史的眼光,文化的眼光。苏州街原本是条商业街,复建后却充满了历史文化的意蕴。
苏州街是在遗址的残基柱础上,严格按照原始档案记录,来规划设计、恢复原貌的。连那些金字牌匾上的铺名、字号都来源于档案之中;牌楼、牌坊的布置,铺面悬挂的招幌,甚至陈列的商品,都有历史的民俗的依据。为增加苏州街的文化氛围,河道上不仅有江南的摇橹船,而且在酒肆茶楼之间,安排有地道的苏州评弹……试想,倘若在烟雨纷靡的春日,游客在苏州街购物揽胜、品茗休闲之际,能听到一声娇滴滴的吴侬软语“香杏花哩——”的叫卖,那该添多少韵致!
尽管目前的苏州街比苏州还苏州,可总感到还缺点什么,也许并不仅止于杏花春雨的江南之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