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法国的“马尔罗之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2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法国的
“马尔罗之秋”
杨汝生
继去年玛丽·居里夫人住进先贤祠后,今年11月23日,法国历史上另一位伟人的棺木又将移进这个庄严神圣的殿堂。他就是法国人民的忠实儿子、著名作家、抵抗运动的不朽战士——安德烈·马尔罗。今年8月7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宣布了这一决定。马尔罗将是继大文豪雨果和左拉之后住进先贤祠的第一位法国现代作家、第一位电影导演。法国政府决定在全国200个城市同时举办隆重的“马尔罗之秋”纪念活动,包括张贴马尔罗的画像,放映马尔罗的电影,发行马尔罗的邮票,出版马尔罗的书籍,举办关于马尔罗的研讨会等。法国文化部长菲利普·杜斯特—布拉齐说,马尔罗对20世纪作出的贡献是全体法国人的“共同财富”,举办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乃是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唤起法国民众、尤其是青年人的团结精神。
马尔罗1901年11月30日生于巴黎,年轻时曾有一段不为世人所知的神秘生活。他从贡多塞中学毕业后,曾进入巴黎东方语言学院攻读。1923年偕其夫人克拉拉去远东游历,并在泰国、柬埔寨和老挝进行考古工作。就在此时,他同越南、中国和苏联的一些革命者建立了联系,参与过出版《印度支那报》。1925年至1927年,马尔罗曾客居广州。广州起义失败,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破裂以后,马尔罗返回巴黎,从事文学创作。1934年,他以“世界恢复季米特洛夫自由委员会”会长的身份前往柏林,义正词严地替被德国纳粹分子诬告为焚烧国会大厦主谋的保加利亚革命领导人季米特洛夫辩护,受到人们的敬佩和赞扬,因而被选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后,马尔罗参加了支援西班牙反佛朗哥的国际纵队,担任外国空军的总指挥,参与麦德兰战役,并取得了胜利。他为西班牙共和党人的事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并为他们赴美国作过一系列讲演,至今西班牙人民还感念不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尔罗积极参加了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在1945年解放阿尔萨斯的战役中,他担任阿尔萨斯—洛林纵队的总指挥。法国光复后,他在政治上一直同戴高乐将军紧密地站在一起,成为戴高乐的最主要助手之一,曾在第五共和国内担任新闻部长、国务部长和文化部长等职。1965年,马尔罗曾率团到刚刚建交不久的中国访问,为两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过贡献。
若是说马尔罗在政治上表现出爱国、勇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话,那么,他在文学上则展现了卓尔不群的才华、创造力和紧跟时代潮流的进步思想。1921年,年仅20岁的马尔罗首次发表一部诗体小说《纸月亮》;1926年又出版一部哲理性小说《西方的诱惑》。1928年至1930年,他分别发表了两部小说:《胜利者》和《王家之路》。前一部描写中国爆发的有名的省港大罢工,塑造了一名杰出的革命者加林的形象。这部著作曾荣获联合文学奖。1933年,马尔罗发表了小说《人类的命运》,这是马尔罗的一部力作,曾获得龚古尔文学奖。该部小说的发生地在中国,描写了国共两党的冲突和斗争,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地与蒋介石进行的殊死搏斗。后来,他又发表了《轻蔑的时代》(1935年),书中描写了希特勒制造的骇人听闻的残暴罪行。两年后完成的《希望》则用抒情诗般的语言,生动地记录了西班牙人民反对佛朗哥的斗争岁月。1943年出版最后一部小说《阿尔腾堡的胡桃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马尔罗则专门从事文艺研究和评论工作,其著作有《艺术心理学》、《世界雕塑假想陈列馆》和《偶像的变化》。1967年他出版的《反回忆录》第一卷,因语言生动、内容有趣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书籍之一。马尔罗于1976年病逝,享年75岁。(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