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科威特的采珠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2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科威特的采珠业
齐前进 刘一虹
科威特是个与大海有不解之缘的国家。在本世纪30年代发现石油前的200年里,大海深处的珠蚌养活了科威特人的祖祖辈辈。今天,科威特人靠石油过着衣食丰盈的日子,但他们仍眷恋大海,怀念采珠。采珠船的图案镌刻在科威特的国徽和硬币上,成为国家的象征。一些科威特人还在出海采珠,但他们已不以此谋生,只作消遣游憩。在科威特城西南的四环路边,还有一座名为“素克—马哈尔”的珍珠市场。我们羁旅科威特几年里,不时徜徉其间,体验民风。
每到周五穆斯林礼拜的主麻日,不少科威特人驱车来到素克—马哈尔。大棚内,人头攒动,人声嘈杂。满地摆放着用笸箩和小麻袋盛装的珠蚌,面孔黝黑、白袍裙裾扎在腰间的渔民高声叫卖。你若想一试运气,只要花二十多第纳尔(约合六十多美元),买一小袋珠蚌,约二十多枚,然后箕踞地上,使小刀剖开蚌壳,在银灰光亮的蚌肉层内仔细寻找。走运的,会惊喜地碰到米粒般甚至绿豆大小、半透明、光亮润泽的珍珠。在场的珍珠商立刻附身上前,高价收购。不过,多数人手气不佳,无获而终。有的财东一买就是几袋,一蹲就是一天,颇有“不见珍珠不死心”的气概。
一位名叫萨格尔的采珠老人向我们炫耀他的收获:一只红丝绒袋内十几颗大大小小的珍珠。他说,内行人只看珠蚌的大小和颜色,就可知其产地和有无珍珠。从努威西伯和哈达—哈马拉海域采捞的珠蚌出珠率最高,每枚售价高达3—5第纳尔。科威特人对珍珠有各种称呼,根据大小叫作“达那”、“哈斯巴—拉斯”、“哈斯巴—巴坦”、“阿达勒”、“阿卡拉瓦”等。最大的“达那”价值2.5万第纳尔(约合8万美元)。另外,红色珍珠最贵,白色次之,青色最贱。
萨格尔老人讲起科威特采珠业的历史,他说18、19世纪时,科威特是个贫瘠的村落,最初放羊牧驼、逐草而徙的贝都因人在定居有淡水和大海的科威特后,开始以出海采珠为生。每年5月到10月的珠蚌成熟季节,年龄在15岁至50岁之间的渔民告别父母妻儿,驾驶独桅三角帆船,漂泊在从科威特的法哈黑勒港到巴林、卡塔尔和阿布扎比的万顷波涛之上。1898年,科威特的采珠船甚至远抵锡兰(今斯里兰卡)。出海归来,船主论功分红。如果收成差,渔民的所得就难以养活全家老小。船主也会在起航前借钱给渔民,当然以后要收取高额利息。
在采珠的年代里,科威特每家每户都以此为业,城镇也繁华热闹。1764年访问科威特的英国游客考斯坦·尼卜乎写道,科威特当时有1万人口,有800条帆船。海滩上,帆如林,人如潮。
一次大战前,科威特有700条采珠船,约1.5万人从事采珠,珍珠出口额达143万英镑。当时,收购商用黄铜筛过滤珍珠,以体积大小估价。1935年,科威特曾采到海湾最大的一颗珍珠,由艾哈迈德酋长贡奉给英国女王。
到1930年,日本三重县一个名叫御木本幸吉的商贩,发明了人工培育珍珠技术。日产珍珠潮水般涌入世界市场,科威特的采珠业遭到灭顶之灾,帆船闲搁在海滩上,渔民们被迫返回沙漠牧驼。不过,正在此时发现了石油,科威特人拉开了新生活的序幕……
聊到最后,萨格尔老人深情地说:“科威特人现在吃穿不愁,但我们深知幸福来之不易,念念不忘采珠,铭记祖辈饱尝的辛酸。”(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