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今日“长征第一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2
第4版(副刊)
专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

今日“长征第一渡”
谢彬
车出赣州市,穿过京九铁路贡江特大桥,沿着曲曲弯弯的贡江东行60公里,便到了于都城的“长征第一渡”。
长征第一渡,是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红一方面军)渡江的地方。长征前夕,红军在于都县临时集中休整、补充后,于10月16日至19日,在以于都县城东门、南门和小西门为中心,长达50公里的于都河两岸8个渡口,临时架起浮桥,使红军8.6万余将士先后渡过于都河,从而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于都河,是赣江的支流,从东到西,贯穿这个富有革命传统的山区小县。当年全县33万人口中,有6万人去当红军;有10万人参加支前,每户平均有2人在前方浴血奋战。于都人民与红军战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杨成武将军在他的《忆长征》一书中写道:当年于都人民得知红军战士要离开苏区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过来,有的拉住红军战士的手,送了一程又一程;有的老大娘还送来了鸡蛋、豆子、红薯和草鞋;人们千叮嘱,万祝愿,说不完的惜别话。红军战士也频频招手:“再见了,中央苏区;再见了,可尊敬的苏区人民,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解放后于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长征精神,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前进,使于都县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于都县城只有一条中山街,街道狭窄,店铺破落,民房拥挤,路面坎坷。城区面积只有0.54平方公里。50年代,于都县政府对这条老街道进行了整修拓宽,县城面貌开始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后,于都人民又在县城的东面、西面和北面着手开辟了文教路、环城西路、红旗大道和长征大道等。大道两旁是拔地而起的50余幢6层楼以上的商厦建筑,三杆高30多米的高架灯点缀其间。入夜,那红红绿绿的双挑路灯,那千姿百态的霓虹灯、牌楼灯,华灯齐放,万紫千红,给昔日的小山城带来了现代化的气息。而在当年红军战士渡河的8个主要渡口及其沿河两岸,则到处是鳞次栉比的厂房,机器的隆隆声、各种飞驰而过的汽车声,汇成了一曲悦耳的交响乐。改革开放以来,于都的国民经济发展很快。1995年,于都县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94倍。解放前,于都县几乎没有工业。现在,县里已发展壮大了一批如机电、矿产、冶炼、建材、食品等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和拳头产品。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全县85%的农户已经用上了电。全县电话容量达到6000多部。劳务输出也是于都县的一大优势。现在全县70多万人口中,有12万人南下琼粤,东进八闽,北上江浙,有的甚至远到京津鲁一带打工就业。他们每年光从邮局、银行寄回来的资金就达3亿元,加上自己带回来的,每年注入于都县的资金少说也有3.5亿元。老区人民利用这笔资金,一方面改善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在学到了技术、开阔了眼界、获得了信息的基础上,便三五成群地合伙入股办企业,或单独地、大胆地去闯自己的路。现在,于都县有民营企业211个,有个体工商户1.3万户,从业人员有5.7万人。这些企业为县财政提供了新的财源,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人民群众奔小康架起了新的桥梁。今天的于都人民,一个个笑逐颜开,他们齐声赞颂:“社会主义好,先辈的鲜血没有白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现在,长征第一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都人民在当年红军将士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渡河的县城小西门外,建起了一座主桥长607米、两头引桥长2780米、桥面净宽15米的长征大桥,气势宏伟,使城区南北、于都河两岸连成一体,不仅改善了县城的交通条件,而且为今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老区人民说:当年红军过浮桥打天下,今天我们走长征大桥闯世界,任重道远,一切需要“从头越”。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地区广电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