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封皮上的洋名情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2
第4版(副刊)
专栏:读书偶谈

封皮上的洋名情结
吴锦才
“信用”这两个字,好像一向是说给喜欢缺斤少两的小商小贩们听的。这两年,不懂信用这个概念的文人也多了起来,最叫人气恼的做法,是在书的封面上给自己挂上个洋名字,公开地用外国味儿来骗人钱财。这种洋名情结,可能与时下人喜用外国货相关,但最根本的一点,恐怕还是:好像一“下海”卖钱,信用和学术品位就变成“两张皮”了。
中国人敬惜字纸的意识浓而又浓。文人本也是最好名的。但突然间,钱财比名字重要得多了。前几年,文人行中有人拿自己的名字不当回事,灯前月下、千辛万苦写出本武侠书来,偏要署上个“金庸新”、“全庸”等等假名,掇在“著”字的前面。后生小子自觉功夫不够,向前辈大家学上几招,这本来不难理解,但学习的功夫花在封面上,这种心态就很明显了:不是“虚心”是“心虚”。这种写书人笔下功夫不够用,但眼力还是有的:知道自己的东西不怎么样,干脆攀龙附凤,能卖几文算几文。
人说“逢商必奸”,因此就有好心人以为这种手法是不大有“文化”的书商干出的“包装”事。前几年,也许可以这么说;但到得90年代,一些文人自己做出的事情,让人再信不得这话。近一两年来,这种连商人形象一同败坏的恶劣作风,不知怎的,也蔓延到了无行的文人中。最突出的表现是那种“洋奴相”。在“明人不做暗事”的公开场合,他可以在口头上、文章中很大嗓子地批判西方如何如何不好,而潜意识里却认定西方人的说法最最权威。于是乎,化西洋式样之名写书之风一哄而起。早两年有一本叫《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怪书,出版者称作者是欧共体内权威的中国问题专家,可是一问到搞国际问题的真正专家,却根本不知从何处突然会冒出个这等“专家”。
如果把这也说作书商恶俗包装的话,实在太诬人了。如果没有书作者共同作弊,书中的文句决不至于那么假模假式的洋化、那么拗口。凭我对书商的了解,他们没有那种将汉文句式通篇改过为西式的本领。
现在又有新的花式。一本什么什么“大趋势”畅销,马上跟上来一本封面样式几乎一样的讲咱们本土“大趋势”的书,书的内容还是有价值的,但是在封面上却偏偏署曰“史彼克编著”,到得书的“后记”中,又将一串中国作者的大名详细开列。书商这行喜欢讲“文卖一个题,书卖一张皮”,读者将书从前到后翻翻,这种前洋后中、似洋实中的署名式样是不难发现的。
干这类假托洋名之事的人,心大都较粗。一本讲“哈佛口才”的书中,突然间会冒出一段“单位中秋节发东西”一类的中国特色语言。《第三次浪潮》曾经畅销过几年,现在市面上《第四次浪潮》又出来了,但署名不再是“阿尔文·托夫勒”,而是“约翰·托夫勒”了。书店柜台上,将这约翰的书与新华出版社新出的“阿尔文·托夫勒文集”同时摆着卖,真的、假的,读者细读之下,一比可知。
说起来,这种洋名欺诈,蒙的只是一部分比较粗心的读者;还有那一部分首次上当的读者。但是,读者总是要细心起来的,上当之后的读者,也总是要醒过神来的。那么,连续出了几本这种假洋人大作的出版社,还指望今后人们毫不怀疑地买他们出的书吗?
更有一件现实的麻烦事,可能是这种出版社面前的陷阱: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顾客买到假货,除要求退还原款外,商家还应给予同额的赔偿。山东青年王海专在大城市、大商场打这种假,已经成了知名人物。他会不会也到书刊这一行中走一遭呢?话说到此,“信誉”、“信用”这些老字眼在文人面前就显得很重要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