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借古人智慧增竞争潜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28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借古人智慧增竞争潜力
潘承烈
当前,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成绩,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不少企业还不适应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困难与问题。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有待于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须调整经营方略。
企业面临第一个问题是,生产任务不足,产品积压严重。国家近年来为国有企业注入流动资金,使一些经营好的企业提高了效益。但在一些企业中,银行发放给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却又进一步沉淀为库存积压的增加。问题的关键在于产品不适销对路,解决的办法在于产品结构的调整。
企业引入了市场机制以后,一些经营管理者基本的思维方式没有变化,在没有指令性计划作为生产依据时,往往看到市场什么畅销便转产什么,一窝蜂的习惯势力没有改变,因此市场很快饱和,造成产品积压。这是无法驾驭市场的。市场竞争的要点,在于要比竞争对手超前一步,看到市场出现的新的机遇。
竞争中的制胜之道,首先要有新的主意,新的想法,或者说,要能“出奇”。《孙子兵法》说:“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市场容量总是有限的,仿效别人的做法,无非是在现有市场上去分得一杯羹。前些年家用电器的竞争已充分说明,为数众多的竞争者最终大部分都败下阵来,只剩下少数真正有实力的强者。但是从“出奇”的角度去考虑,则不只是争夺现市场,而是要开拓新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的潜力确实是“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这就要想顾客之所想,并要想在顾客的前面,以便把顾客的潜在需求变成为现实需求,把潜在市场开发为企业的现实市场。如能这样,则又何愁没有生产任务,又怎么会出现库存积压节节上升的局面呢?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愈来愈高,数额愈来愈大,说明客观上存在着巨大购买力,重要的是怎样从顾客的真正需求出发,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去实行出奇制胜的策略。
企业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很多商品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竞争对手日益增多,强手林立,在竞争中靠什么取胜?市场竞争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竞争的背后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竞争的背后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在这一观点已为大家普遍认同。如果再问,人才竞争的背后又是什么?从深层次来说,正如《孙子兵法》所说:“上兵伐谋”,即最高明的克敌制胜的办法是靠谋略取胜。市场上的竞争既是企业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经营谋略和经营智慧的较量。你的谋略、点子比别人高明,而且抢先付诸行动,你就能在市场上捷足先登。
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要有资金、设备、厂房、原材料、劳动力这些物质基础。但要使同样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出,仅仅靠物质资源的转换还不够。高附加值的产品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知识含量。企业的高效益来自企业自身的科学的经营管理。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包括企业经营者的经验、技术、知识、谋略、点子、智慧,以及企业的声誉、形象等,都能使企业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在竞争中胜人一筹,取得竞争的优势。
企业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应付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对大多数国有企业来说,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静态环境进入充满了竞争的市场动态环境,而且随着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大趋势,这种动态变化正在加速。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使企业适应这种变化。这个道理被上海第二毛纺厂的“扭亏大王”万德明形象地比喻为,“月亮走我也走”。企业的应变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立足之本。《孙子兵法》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市场的变化正如孙子说的,和兵与水一样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情况,关键在于“因敌变化而取胜”。对于企业提高应变能力来说,这一哲理阐述得有多深刻。企业要随市场变化而变化,提高其应变能力,这是以企业内部的管理基础和管理水平为前提的,没有扎扎实实的管理基本功与企业的内功,则要变也变不了。
企业面临的第四个问题是,如何使全体职工群策群力迎接挑战。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其任务是组织职工群体,使大家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商场如战场,孙子谈到的克敌制胜的五种情况中就有“上下同欲者胜”,即官兵有共同欲望,上下齐心协力的可以取胜。企业里也只有领导与全体职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荣辱与共,形成合力,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在商海中破浪前进。要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就离不开做人的工作,真正做到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孙子说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在战争中,将帅对士兵能像对“婴儿”一样体贴,士兵就会随将帅赴汤蹈火;将帅对士兵像对自己的亲骨肉一样,士兵就可以与将帅同生死。在企业里,让企业职工分享经营的信息,参与重大决策,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使职工真正体验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认识到“企业兴衰,匹夫有责”,从而才会把企业命运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如果不紧紧依靠广大职工,再高明的经营者,也是难以成事的。
为了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其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努力方向,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手创建企业文化,它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育于企业的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对于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确实能起到积极作用。孔子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现在一方面要跟上改革的步伐,不能安于现状,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否定原有的正确的东西,一切推倒重来。企业若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既要能跟上当前国内国际变革的步伐,同时又必须保持和发扬支持企业取得成功的一些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西方的市场经济,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其中的客观规律有待于我国人民,尤其是广大企业界人士去不断探索,而探索的重要基础则是企业的实践,包括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实践。今天,我们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态度,吸取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的优秀管理思想,结合今天的企业实际加以举一反三的应用,会使我们的经营者得到启迪,受到教益。当然,学习古人的管理思想和哲理,不能也不可能为我们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找到现成的答案,而重要的是,这将有利于拓宽思路,开阔眼界,搞活经营头脑,帮助我们转换经营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