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平常人的光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3
第12版(副刊)
专栏:

平常人的光彩
常莉
姚金兰是北京和平里街道安德里居委会的主任。没当居委会主任之前,她是工厂的工人。从1979年退休至今,她已经在居委会干了17年。
谈起这17年的事,让姚大妈最难忘的还是她开始当居委会主任的时候。那时的安德里,几座楼房,片片洼地,杂草乱石,垃圾成堆。环境不好,人际关系也不好,吵架斗殴时有发生。
姚大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垃圾。居民区的垃圾多得不知从哪儿下手,楼房的垃圾道从一层到顶层,被石头瓦块堵死了多少年,阳台和窗外都成了新的垃圾通道。她和几位热心公益的居委会老大妈们一起,挨家动员居民们打扫卫生,但是没几个人响应。居委会的几位老大妈们组织起清洁队,自己干起来了,姚金兰的大儿子是东北插队回来的知青,能吃苦,她让大儿子和她们一起干。她们从附近单位借来千斤顶,在垃圾道里,从下往上一点一点地顶,终于,堵死多年的垃圾道一个一个地被打通了。看热闹的居民们被感动了,纷纷加入了清洁队。垃圾清除了,死角消灭了,脏乱差的安德里小区变干净了;姚大妈她们从卫戍区拉来黄土,到附近的高层建筑工地捡来碎砖,在小区砌了24个花坛,从此以后,姹紫嫣红的鲜花年年在小区竞相开放。安德里小区变得美丽了。
居民们都欣喜地感受到了小区的变化。姚大妈们自然是最高兴的,她们当时虽然只有一个月15元的“磨鞋底费”,每天要从家里带暖水瓶提着开水来上班,但却劲头十足。
姚大妈和她的居委会委员们在家都是家庭主妇,对居家过日子的实际需求心里明白。虽然那时还没有社区服务、小区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等等说法,但日常生活的诸多不便姚大妈清楚:没有卖早点的,没有牛奶站,洗衣服、理发都不方便……居委会陆续办起了牛奶站、早点摊,与地方医院联合办了医疗站,还办了托儿所和便民服务部等20多个服务项目。小区居民的生活方便多了。
随着北京迈向现代化大都市的步伐,北京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在外面忙碌的人们,无暇照顾家里,上学的孩子中午吃不上饭。这一切,姚金兰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安德里居委会办起了北京第一家“托老所”,有日托,有全托。开办之初,资金紧张,她们拿出自己的钱,为老人们购置被褥和生活用品,还买了电视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服务人员,姚大妈和居委会的几位副主任轮流值班照顾老人。为解决上学的孩子中午吃饭问题,居委会办起了“小饭桌”……
安德里小区居委会具有开创性的社区服务引起社会瞩目,国内10多个省市的代表来参观取经,英美日等国家的参观团也来小区参观。1989年底,一座建筑面积达59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落成了。这是一座二层小楼,在广厦林立的北京,这座小楼可能显得比较朴素,但在全国众多的居委会中,这样的服务中心首屈一指。姚大妈很为这座小楼自豪,这是她们白手起家,四处奔波求援,东拼西凑了30万元资金盖起来的。
这是一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中心,姚大妈带我们参观了中心里的活动站、医务室和托老所。联合国妇女组织秘书长蒙盖拉夫人曾来到这里并为托老所题词。托老所的厨房很干净,一位健谈的90岁高龄的老人说,她是四世同堂,儿孙们分散在全国各地,工作都很忙,所以她在托老所里安度自己的晚年,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儿孙们就把她接回家去……姚金兰同志介绍说,现在托老所和早点部、家庭小饭桌比较受居民的欢迎。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办什么,谁有困难我们就设法帮助”,姚大妈说。现在小区成立了有490多人参加的社区志愿者服务协会,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老人。人们通过互相帮助,沟通了思想,也建立了感情,打架斗殴的现象没有了。安德里小区是个文明的小区。
姚金兰同志十几年来不辞辛苦,为小区的人们办好事,办实事。她和居委会的同事们一起,为安德里小区的社区服务,为小区的文明祥和的环境一直努力工作,她的工作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姚大妈也赢得了荣誉:全国综合治理积极分子,老有所为精英奖,市优秀共产党员,市三八红旗手;她的事迹被拍成电视剧,还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一个平常人的心灵,闪出的光彩却很不平常。有谁能够说,只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才能受人敬佩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