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星火燃遍黔西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5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星火”十年铸丰碑(六)

星火燃遍黔西南
肖佳
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结合部,这里聚居着270万布、苗、汉等各族群众。由于地处偏远,长期封闭落后,黔西南是我国目前贫困面最大、贫困度最重的地区之一。
1989年秋,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与民盟、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领导商定,以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为国家机关和民主党派联合推动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民主党派作为参政议政的一种新形式,发挥自身人才智力优势,为大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探索一条依靠科技振兴经济的致富之路。从1990年起,一支实施“星火计划”的队伍正式进军黔西南。国家科委、国家民委、国务院扶贫开发办、中央统战部、民建中央、致公党中央、九三学社中央、民进中央、民盟中央、民革中央、农工民主党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携手合作,先后邀请和组织了13个省市、26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130多名专家和科技人员深入实地考察论证。他们从州情出发,选定了粮食、烤烟、芭蕉芋、蔗糖、茶叶、林业、桑蚕、亚热带水果、早熟蔬菜、名优酒、“901”抗肝炎冲剂共12个投入少、见效快、有利生态建设、有区域化商品生产前景、扶贫覆盖面广的重点开发项目。在随后试验区运行的几年间,省内外专家、教授、科技人员不断前往黔西南,以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指导、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技术培训,为星火计划和科技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年间,黔西南以星火计划项目为龙头,建立了一批试验、示范商品生产基地。他们围绕12个重点星火开发项目,结合本地实际层层分解,逐项落实,并将人力、财力、物力与科技实行集中配套,使之产生规模效应。迄今已建立和形成了粮食高产示范基地40万亩,分布全州76%的乡镇,每亩年均净增粮食达113.5公斤;建成优质烤烟基地7.5万亩,辐射带动了全州20万亩烤烟生产;还建成优质茶叶生产基地1.5万亩,芭蕉芋生产基地15万亩,亚热带水果基地8万亩,早熟蔬菜基地3万亩,甘蔗生产基地13万亩,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130万亩。这些基地使全州近半数农户直接受益。
黔西南还开发出一批颇具地方特色和市场优势的新产品。如变性淀粉、精制芭蕉芋粉条、魔芋粉条;以“绿凤凰”系列产品为龙头包括“卧龙春”、“春螺”、“翠茗细斑”、“碧毫”、“龙头毛峰”等在内的一批优质茶叶;灵芝酒、竹荪酒、首乌酒等一批保健品酒;以及海藻碘营养片、龙华清肝冲剂、“山翁青”保健饮料等。
1995年,黔西南州国民生产总值达32亿元,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粮食总产量达72.89万吨,比1990年增长33.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15亿元,比1990年增长283%;农民人均收入达725元,比5年前增加约1.5倍;全州农业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158万人下降到110万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