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重建与发展——黎巴嫩纪行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5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重建与发展
——黎巴嫩纪行之二
本报驻埃及记者 刘水明
连绵战火之后,贝鲁特百废待兴。刚抵旅馆,我就从收音机里听到,赫拉维总统当天主持召开内阁部长会议,作出了3项有关“重建与发展”的决定,其中第一条,就是由交通运输部从今年的预算中拨出630亿黎镑(约4050万美元),用于扩建贝鲁特国际机场。
21年前,黎人均收入超过2000美元,接近当时一般发达国家水平。1989年人均国民收入降至700美元。内战结束后,黎经济有所复苏,但人均收入只及战前的一半多。1974年,美元与黎镑的比价为1∶2.2,1992年夏季一度突破1∶2800大关。现在,黎镑比值回升。我们抵黎当日,1美元可兑换1555黎镑。
黎巴嫩的国库虽然打空了,但有些人的生活并不贫困。特别是在贝鲁特东区和邻近的迈腾、基斯拉万、朱拜勒等基督教徒聚居区,一般人家都有小别墅。离贝鲁特只有21公里的朱尼耶,竟是内战期间崛起的一座新城,由私人投资兴建的商店、旅馆、俱乐部等,都很气派。我的旅伴中有几位老资格的西方记者,跑过许多地方,他们对朱尼耶的繁华惊叹不已,评价是:堪与欧洲的蒙特卡罗媲美。8月31日是星期六,我们来到贝卡首府扎赫勒。在巴尔杜尼河流经的谷地两旁,有许多高档餐馆,家家顾客盈门,客人的着装打扮也很有现代气息。我误以为就餐者是外来游客,一打听才知都是当地人。他们周末或邀亲戚朋友聚会,或举家出来散心,一顿饭下来,每人至少要掏25美元。
黎巴嫩国小山多,各地气候和地理景观差别很大。我们在黎巴嫩大文豪纪伯伦的故乡布舍里一带参观,车内要开暖气,往下走没过多久又需放冷气。据说冬春季节,你既可以到黎巴嫩山上滑雪,也可以到地中海畔游泳。山上山下,两重天地,黎巴嫩的社会经济状态,如同它的自然条件一样,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贫富悬殊。黑尔米勒、巴勒贝克和黎巴嫩南部,是穆斯林相对集中的穷困地区。在贝卡谷地和赛达以南的公路旁,我们看到许多难遮风雨的简陋窝棚,那是战争难民仍在苟且度日的居所。方圆28平方公里的贝鲁特南郊,人口约80万。那里房屋破旧,街道脏乱,公共设施落后。我去那里的巴勒斯坦难民营采访,连为我开车的出租车司机也死活不肯往里钻。
“重建计划”工程巨大,但困难不少。如交通就是一个“瓶颈”问题。9月3日,德鲁兹朋友巴兹来接我上他家,约好上午11时在中国大使馆门前见面。开车本来只需半个小时的路程,巴兹却用了3个小时,当他下午2时到达使馆时,我却因事刚刚离开了。贝鲁特是一座山城,无法修环城公路,原有道路还是20多年前的格局。此外,黎过去猖獗的走私现象已得到控制,关税收入成倍增长。但在黎巴嫩,汽车倒卖和销赃仍有市场。一位意大利政府部长的座车在罗马不翼而飞,却出现在贝鲁特。江苏一公司驻黎代表小王对我说,他在贝鲁特市中心曾亲眼看到一辆写有“广东核电站”字样的“迪卡”车停在路边,连牌照都没更换,是“02”打头的“广东原装货”。据说还有同胞看到另一辆挂着广东牌照的车在贝鲁特街头招摇过市,谁也弄不清究竟是怎么来的。只有300多万人口的黎巴嫩,外籍劳工竟多达50万,其中约50%来自叙利亚。在一个叫“马尔塔”的建设工地,54岁的测量工程师苏莱曼指着一群正在巷道底下铺设大水管的尼日利亚人说:“这里的一线工人大都不是黎巴嫩人,说明我们的重建动员做得不够。你知道吗?当年德国人和日本人搞战后重建,主要依靠本国的义务劳动大军。我们如果像他们那样搞重建,或许更有希望。”(本报开罗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