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连锁”连出万家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7
第2版(要闻)
专栏:国庆特稿

“连锁”连出万家乐
本报记者潘岗
如今,住在大城市的居民,一日三餐,恐怕少有不和连锁店打交道的。
自从国务院提出要积极发展连锁商业,短短两年间,各种连锁超市便以其“价格低、质量优、品种多、服务全”的优势,赢得了消费者,获得了快速发展。来自国内贸易部连锁经营办公室的最新统计,目前我国已发展连锁公司650家,店铺9000余个。发展最快的是京、津、沪、粤等地。其中,北京到今年6月底,已发展连锁公司33家,超市76家,便民连锁店559家,仓储式商场30家;上海目前有连锁门店逾千家。
商家办“连锁”:一家更比一家火
消费者对连锁超市的青睐,加上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使连锁店普遍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北京市对8区16家连锁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单一店铺改造后,商品品种增加一倍,销售额增加几倍到十几倍。
上海的1000多个连锁门店,今年1—8月实现销售1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创下全国超市行业“三个第一”(销售第一,规模第一,利润第一)的上海华联超市公司,更是开业4年,销售额一年翻一番:1993年0.7亿元,1994年1.96亿元,去年4.5亿元,今年前8个月,已完成销售额4.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6倍。
长期被“亏损”压得喘不过气的粮油零售店,“连锁”使它们普遍扭亏为盈。据国家粮食储备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经营好的粮店一天营业额五六千元,有的数万元,比“连锁”前提高几倍十几倍。职工收入也由每月二三百元,提高到七八百元。到目前,全国的粮油便民连锁店已超过3300家,35个大中城市基本没有空白点。
令人欣喜的是,在一些地方,连锁经营原理已被运用到建立国有蔬菜销售网络方面。在南昌,国有菜店通过连锁经营,形成了个体菜贩无法攀比的优势,目前,20多个国有蔬菜连锁店日销售蔬菜数万公斤,不仅增加了调控市场应占有的经营比重,企业也获得了较好的规模效益。
政府看“连锁”:一石三鸟作用大
连锁经营的发展,还收到了“一石三鸟”的功效。连锁经营不仅促进了电子工业、冷冻设备制造业、包装装潢业等相关产业的开发和发展,还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
据介绍,上海目前适合开架销售的标准化小包装食品及冷冻食品已达1万余种;生产商品货架的厂家,也由以前的几家发展到目前的二三十家。其中,上海豪申货架厂连续两年实现产值翻两番。北京四通公司去年商用电脑和收款机的销售量达5000多台,比上年增长50%。
吸纳就业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大连市粮食系统的53家连锁店安排了近300名待业职工;而上海华联超市,一家就从纺织系统吸纳了上百名下岗女工。来自内贸部的一项统计,目前一些连锁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已占本企业职工50%左右。
开拓农村市场是时下商家关注的话题,而连锁经营被公认是“成功的尝试”。我国首家连锁企业——东莞美佳连锁超市公司,在已开设的40个店铺中,地处农村的就有31个,去年在农村市场的销售额逾亿元,占总销售额的80%。外资进“连锁”:有效竞争靠规模
我国连锁超市发展的诱人前景,已引起中外资本的浓厚兴趣。
据传媒报道,今年初将总部由香港迁往上海的日本八佰伴国际集团,已在苏州、无锡等地投资2亿多美元,建起了21家连锁店。八佰伴的目标是在中国境内建立1000家连锁超市店。
3月,广州南方大厦企业集团与香港粤海投资有限公司、广南公司合资成立了“广南大超级市场有限公司”,计划3年内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开设连锁店100家。8月,实力雄厚的上海宝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斥巨资买断了著名商业连锁公司——加拿大优格·福鲁兹公司在上海、北京等12个地区的特许经营权。进入9月,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与日本零售企业巨头之一的伊藤洋华堂等草签合同,决定共同出资组建华糖洋华堂商业有限责任公司,开了经国务院批准的首家中外合资连锁试点项目的先河。
外国品牌和外资的进入,必将大大加快我国连锁商业的发展。但业内人士指出,连锁业竞争主要靠规模效益,与外商相比,我国现在是粮食、副食、百货、蔬菜等部门各开各的店,每个区、县、市都编织自己的连锁网络,这种各自为战的“连锁”,无法与国际连锁组织进行有效竞争。
打破现有的行业、地区划分体制,在坚持规范化的前提下,加强联合,实行统一配送,降低成本,已成为连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本报记者蒋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