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甘肃:固本强农夺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29
第1版(要闻)
专栏:

  甘肃:固本强农夺丰收
本报记者岳富荣胡继鸿
日前,记者一到甘肃,很快就被那丰收后的喜悦所感染。省里的同志谈起来,兴高采烈:没想到,粮食产量能达到80亿公斤,比去年增产16亿公斤,比过去最好的年份(1993年)还增长8.1%;没想到,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能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100元,比去年增加200多元。
就是在前两年,甘肃农民都没有这样的好心情。1994年和1995年的特大旱灾,甘肃粮食大幅度减产,数十万已经脱贫的人口返贫,以致在今年初定计划时,不少人对粮食产量能否达到75亿公斤都心里打鼓。可如今,不到一年就恢复了元气,粮食生产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这没想到的成绩,要是在中原或江南农业发达地区,也许不算巨大。但这是在“苦甲天下”的地域里,是在千里旱原上取得的。它使甘肃这个长期以来缺粮的大省,稳定地提高了粮食自给的能力和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这成绩,得益于甘肃全省上下为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所进行的不懈探索和艰苦努力。
在千里旱原上强农增粮,甘肃人把功夫下在水上
甘肃全省年平均降雨量仅有300毫米左右,十年九旱,旱即成灾。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甘肃土地资源丰富,有水就有耕地,就有粮食。为了找水、保水、用水,甘肃近年来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建设。
记者登上定西县北部景家泉乡九华沟流域一处山顶上,极目俯视,近20台推土机散布于半山腰,推开冬季冰冷的泥土,推出一块块平整的梯田。县里随行的同志说,为治理水土流失,今年,县里购进66台推土机,从8月28日起即开赴山梁作业,现已修成梯田600多亩。
在与九华沟流域相距不远的官兴岔流域,修梯田、综合治理已见成效:在21平方公里范围内,已是“山顶戴帽子(树、草),山腰系带子(梯田),山底穿靴子(水坝、小水库)”。生活在该流域的1700多口人,告别了昔日“种上一溜子,收上一抱子,打上一帽子”的历史,今年仅粮食即人均收获千余斤。
甘肃人感到自豪的是,原定2000年全省“三田”(梯田、砂田、沟坝田)达到2000万亩的计划,去年就实现了;今年又可新修梯田1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100平方公里。记者在甘肃中部和东部采访,跨梁越壑,“梯田层层满山坡”便成为眼前一景。
前几年,甘肃先后建成了引大入秦、疏勒河调水等40多项大中型水利工程,建成了一大批水库、塘坝、提灌站、机井等。今年他们把重点放在小型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上,全省新增水地40万亩,灌溉面积累计可达1650万亩。
说起兴办水利,甘肃人面临艰难的处境:许多地方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缺乏;不仅农田需要水,而且存在大批农村人口和牲畜饮水困难。1994年和1995年大旱,使全省300多万人、200多万头大牲畜遇到水荒,中部和陇东地区有40万人翻山越岭到10公里以外地方拉水度日,最远的达四五十公里,有的地方水价每桶高达5—10元。面对这种状况,甘肃省把寻找地表水、地下水的目光转移到了天上。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果断作出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的决定:在饮水困难的地方,每户农民在院子里铺100平方米左右的水泥集流场,挖两口水窖,并利用窖中积水发展一处庭院经济。
为使这项工程尽快见成效,省里决定投资1亿元补助农民购买水泥。而当时,政府只能筹措一大半资金,尚有3000万元缺口。怎么办?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共产党员带头,自愿捐款,最后捐资达5660万元。截至今年9月底,“121工程”共解决了26.73万户、131.07万人和118.77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并发展果树、蔬菜、粮食作物种植等庭院经济11.72万亩。
记者在定西县鲁家沟乡太平村青年农民杨恭家的院子周围,看到了30—50立方米不等的四口水窖。杨恭给我们揭开窖盖,里面都存了水。
“今年我在地里埋了些塑料管管,用滴灌技术,种了两亩半果树和三亩玉米、小麦,还养了六头猪。一年下来,粮仓满了,还到手了4000多元钱。”杨恭比划着向我们介绍。
“窖里的水干净吗?”记者问。
“雨水是从水泥地上流到水泥窖里的,省上的人来测试过,没问题。”
杨恭领我们看他家的猪圈时,显得更兴奋:“你们看,这顶上搭的是塑料膜,太阳照进来,里面和人住的家一样暖和。我这猪喝的是雨水,吃的是细粮,住的是暖房,冬天也长肉。”
“121”本来是一项应急工程,可是在实践中路子越走越宽,实施范围和效益不断延伸,窖中积水已被用作大面积的果树和农田节水灌溉。记者在定西、天水等地看到,有的地方利用山坡集雨,坡下修起了池塘和大水窖;有的地方在公路边修成水道,把路面的雨水引入一字排开的个个水窖,当地人称之为“金线串葫芦”。
以平原灌溉农业为主的河西走廊,也从“121工程”中得到启示,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敦煌市吕家堡乡80%的耕地采用低压输水管道灌溉,平均每亩灌溉一次的用水量由原来的123立方米降至65立方米,耗电由23.6千瓦时降至12.7千瓦时。
一些农业专家和水利专家认为,“121工程”及其延伸,开全国大规模利用雨水之先例,找到了干旱地区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饭问题,发展旱作农业的新路子;也是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动员千家万户兴办水利事业的成功探索,且投资少、见效快,在水利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地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给甘肃农业带来一场革命
在甘肃,冬天采访农业,田野上已看不到大片的绿色农作物,但仍可见从白花花的塑料薄膜下钻出来的冬小麦苗。
使用地膜,可以保墒、保温、夺高产。这项技术80年代起陆续在甘肃一些地方落户,但好多人开始“不认”它。甘肃省农委的同志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甘肃东部有个村,春天,科技人员把地膜送到农民手中并教他们使用,可农民说:“这古怪作法还不把禾苗给捂死!”科技人员一走,他们就把地膜揭掉,有的用它搓了驴缰绳,有的作了包裹布。是一些有文化的人带头种的地膜作物给他们开了眼界。农民们聚在地头,端详着地膜上长出的庄稼苗壮穗大,第二年也跟着干开了。
近几年,甘肃各地农民采用地膜种植技术的热情空前高涨。1995年全省种植地膜粮食作物达275万亩;今年猛增到537万亩,占全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其中,酒泉地区达到当地总播种面积的40%,张掖、武威地区达到30%。天水市是全省地膜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市,达107.6万亩,户均2.4亩。仅地膜一项,全省今年即增产粮食7.76亿公斤,占总增产16亿公斤的48.5%,平均每亩增产140公斤。
过去,地膜主要用于玉米、马铃薯、瓜菜等作物,而小麦作为密植作物,麦苗长出后无法突破地膜的笼罩,只能揭膜,增产效果不明显。甘肃省的农业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探索,试验成功地膜小麦穴播技术,可以从种到收不揭膜,平均每亩比露地种植增产120公斤左右。今年,甘肃省地膜小麦播种面积已达43.8万亩,成为全国独树一帜的地膜小麦大省。
在地膜技术的带动下,其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也在甘肃省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良种、配方施肥、间作套种以及科学地调整种植结构等,都对农业全面丰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给甘肃农业带来一场革命。
今年是甘肃省科技推广服务年,围绕粮食生产上台阶和扶贫攻坚目标,全省组织1.7万名科技人员和扶贫工作干部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和大规模科技承包,培训农民120万人次。
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磨炼出来的甘肃人吃苦耐劳。他们非常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了全省干部群众在强农实践中形成的“三苦精神”: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抓农业作为头等大事,主要领导干部勇挑重担,包扶最贫困的县、乡、村,并签订责任书,不脱贫不脱钩;省农委和各级农业部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具体指导的作用,成为发展农业的开路先锋;社会各界出钱出力支援农业;我们问一些农民冬天干什么,他们说:“忙着哩,现在没有冬闲了。”(附图片)压题照片:天水市北道区二十铺乡农民抢墒点种地膜洋芋。张天元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