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巴比伦文化“融入”河北古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巴比伦文化“融入”河北古墓
本报记者 祝华新
9月26日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揭幕的河北古代墓葬壁画展中,有一幅辽代的彩绘星象图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星象图中间是莲花瓣,四周内圈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八宿,外圈是典型的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内外大致对应,唯一的缺憾是十二宫中的金牛座已残缺不清,而人马座的马画得不太像。巴比伦的天文理念是如何“落户”到中国辽代的墓葬中的呢?这是一个趣味盎然的千古之谜。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郑绍宗研究员介绍说,这种中西合璧的天象图十分少见,一般认为巴比伦文化是在唐代通过印度传入中国的。
37米长的北朝出行仪仗图是从河北磁县的一处墓葬中出土的,场面十分壮观。墓道口青龙白虎的导引,以及壁画上方的神禽瑞兽是汉代黄老思想的产物,而莲花座、摩尼宝珠则带有北朝时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艺术的痕迹。可见佛教文化在当时影响之深。
北京大学考古系教师杨哲峰指着几幅辽代汉人墓葬壁画提醒记者,里面的成年人依然是晚唐的汉人衣冠,可小孩的发型已经是契丹样式。中华文明从来是汉族和少数民族血乳交融的结晶,由此可见一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