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巨龙抬头渤海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8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巨龙抬头渤海湾
本报记者傲腾肖荻
历史的脚步即将跨进21世纪,一条牵动东北亚地区经济的“巨龙”,正跃起在环渤海中心地带的一片热土上。
紧紧抓住历史机遇而奋勇前进的这条“巨龙”,就是崛起的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开发区是这条“巨龙”的“龙头”。
在天津开发区洞庭路路口广场,24件造型各异的艺术雕塑分外夺目。那是不久前国内外19位雕塑艺术家完成的杰作。这无疑在告诉人们:天津开发区在执意追求国际一流的美好环境!
以“96环境年”为行动纲领的持续努力,已悄悄改变着这里的面貌。60万平方米的泰达公园正在兴建,宽150米的绿化带已融入2500米长的主干道两旁,全区铺草植树已达百万平方米。这些举目可见的绿色来之不易,他们在盐碱滩涂上通过排水洗碱等技术手段创立花香草绿的美,受到全国绿化委员会表扬。同时,在双语制国际学校的琅琅书声中,在泰达国际超市的兴旺交易中,在泰达国际会馆的欢声笑语中,你更会发现,这里在投资环境、城区环境、人文环境建设上,正在全方位地推进。
天津开发区艰苦创业于盐碱荒滩,从一开始,就着力形成两个文明相互促进的局面。迄今,全区坚持发展健康、科学、高层次的项目建设,严禁一些投机商带来的弊大于利、低层次的东西。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656家,在全国各开发区十项经济指标考核中,八项居第一,两项第二,已形成的电子、生物工程、机械、食品四大产业群,其工业规模、科技含量、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犹如天津开发区当年在盐碱滩上起步时,一些人不免有所疑虑一样,一开始也有人对滨海新区的设想感到困惑。但两年过去,人们看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到1995年底,滨海新区建成面积近125平方公里,累计签约“三资”企业达6112家,占全市的65%,目前国内生产总值达41.6亿元,占全市26.3%;口岸进出口总值217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13。名副其实地成为天津的“摇钱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全球100家大的跨国公司有60家来滨海新区投资。美国摩托罗拉已投资10亿美元,1995年创下销售收入74亿元人民币、出口额3000多万美元的佳绩。
三年来,滨海新区基础建设已投资60亿元,它使天津港、开发区、海河下游工业区之间彼此优势互补,形成一个过去没有的整体优势。
在滨海新区办公室,记者看到这里正在周密筹划投资亿元以上的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其中津滨高速公路已进入实质性运作,投资2.8亿元的彩虹大桥业已开工,应邀前来的加拿大专家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滨海新区战略管理信息系统……
滨海新区奏响了中国北方崛起的进军号。(附图片)
题图:开发区内桥桥相通。
张凯林 吕海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