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快马初程须奋蹄——全国男篮俱乐部锦标赛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快马初程须奋蹄
——全国男篮俱乐部锦标赛观后
本报记者薛原
十二支篮球甲级俱乐部会战东莞,十二位主教练胸中暗谋韬略,排兵布阵、指挥进退。七天的厮杀过后,十二强座次已定,比之去年的全国男篮锦标赛,这次的俱乐部锦标赛多了一阵热闹、一份新意、一股冲劲,更有一片希望。1996—1997中国篮球赛季幕启之前,已让人心有所动。
推行俱乐部制是篮球体制改革的第一步。虽然这次有几家俱乐部是仓促上马,先亮招牌,但不少俱乐部已对球队增大了投资,待遇的提高,条件的改善,使得这次俱乐部赛不再仅仅是一次练兵。各队在互探虚实、备战联赛的同时,对名次的争夺也是“锱铢必较”,不让分毫。
与上个赛季的全国联赛相比,十二支队伍的实力对比已有变化。其中,新手的成长、外援的出现都是一颗颗砝码。八一队在整体实力稳定的基础上,小将王治郅经过联赛及奥运会的锤炼,已是异峰突起,全队由里到外、攻守更趋平衡。山东宝元队的两名中锋巩晓彬、纪敏尚也是国内篮坛颇具威慑力的“双塔”,再加上后卫鞠维松灵活的身手和准确的远投,实力更有上升。广东宏远、江苏南钢、浙江中欣及上海东方因为有外籍球员和高大中锋的加盟,缓解了内线危机,丰富了全队打法。其中江苏南钢队2米20的高中锋卫全家复出篮坛,再有国手胡卫东压阵,将是新赛季各队都需防范的组合。最令人欣喜的当是济南军区山东电力队,在教练张斌的调教下,一批20岁出头的年轻球员已担起重任,全队技术风格及临场应变力渐趋稳定成熟,冲击力更是不可小视。
攻防平衡,在积极防守的基础上发起进攻,也是各队日渐明晰的指导思想。中国篮球走的是有别于欧美打法的发展之路,兼收并蓄、体现自我。国内比赛的精彩之处应能展现“中国味道”,才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虽然惊喜不少,但对出现的问题更不能漠然处之。篮球俱乐部在中国毕竟是个新生儿,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如何茁壮而起还需尽心尽力。以提高联赛质量为本,开发球市,不断突破,成功的标志将不止于世界第八。(本报东莞9月26日电)(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