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必须抓好文化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8
第10版(理论)
专栏:

必须抓好文化建设
陈发仁
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抓好文化建设。
抓好文化建设是时代的呼唤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强调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文化战线应当适应这一伟大的历史性变革和新形势的要求,通过精神产品努力表现我们民族和人民的优秀品格和精神风貌。
文化艺术作品作为精神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精神产品有其特殊的属性,能够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优秀作品对精神产品生产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没有优秀作品,就没有正确的导向。改革开放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上现代传播工具的发展,人们接触的信息量逐渐增大,如果我们没有好的东西吸引群众,不良文化就会渗透进来,占领市场。因此,我们文化战线的同志要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多出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导向鲜明,影响面广,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担负起教育人民,培养“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
邓小平同志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我们必须真正认识到,只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才能彻底摆脱贫困、愚昧和落后。一个摆脱了文化落后的民族,才能真正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怎样抓好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呢?
必须改革旧的文化事业模式和旧的文化管理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基本上只有官办文化,兴办文化事业靠国家拨款。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突破了单纯依靠国家办文化的旧框框,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新格局;突破了传统的文化内容和手段,出现了求知、求乐、求富等多种文化内涵并存和现代化的娱乐手段;突破了被动式和群体式的娱乐方式,出现了主动式和个体参与式的现代娱乐方式。这是我国文化事业经历的一个历史性变化。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才能彻底改变城乡文化生活单调、贫乏的旧状况,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必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必须完善各项文化政策,包括电影、剧团、剧场、文化馆、图书馆等各个文化领域内的有关政策。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使各项文化事业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更好地开展以文补文活动,积极开办文化第三产业,以增强文化事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必须反对拜金主义,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思想素质。文化事业建设,一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小平同志指出:“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前,文化界存在着拜金主义的倾向,有的单位、有的人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一些“歌星”、“明星”一出场,动辄要拿几万元的“出场费”,这确实是一种反常的现象。一切有良心、有责任感的作家、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都不应该放弃对于高层次的严肃文化的创造和追求,都不应该忘记自己担负着教育人民、激励人民的光荣职责。因此,要抓好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强文化队伍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
必须加强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目前,我国的文化市场已包含集演出市场、电影市场、娱乐市场、音像市场、书报刊市场、美术市场、文物市场、中外文化交流市场和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体系,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门类如此复杂、多种体制并存的新格局,文化主管部门的职责是:一手抓强化管理;一手抓繁荣发展。我们既要做文化市场的“清洁工”,确保其健康,力求其净化;同时我们又是文化市场的“园丁”,推动文化市场向着更高层次繁荣发展,引导广大经营者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大力弘扬时代的主旋律,抵制低劣有害的精神产品和文化活动,使文化市场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抓好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四大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要求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这为我们伟大事业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实践证明,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文化建设就有了灵魂,有了正确方向,就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各种问题。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日益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这一思想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规律。正是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普遍加大了文化建设的投入,有一批文化设施相继竣工,基层文化阵地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文化建设积累了新经验,获得了新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工作基础。
——文化艺术战线的广大同志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奋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特别是广大基层的文化工作者,长期以来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矢志不渝,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这支坚强有力的队伍为我们提供了组织基础。
——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之后,迫切要求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积极参与、大力支持文化建设,为我们提供了群众基础。
因此,大力抓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极其重要,而且是大有可为的。只要我们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一定能够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