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一部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力作——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8
第10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一部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力作
——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稿
方茂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7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副组长邓力群任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序卷》出版了。这是落实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要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把亿万群众的巨大创造力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的指示的可喜的成果。《序卷》是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第一部,内容主要是展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余年来,中国人民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找到一条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民主道路的艰难历程。从时间跨度上看,实际应该是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范畴。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前面,要用一卷的篇幅来回顾旧中国的100余年历史?
一、在结构上,设立《序卷》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结合起来,用新中国以前的历史更有力地论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颠扑不破真理。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际是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来前仆后继的斗争及上下求索的试验后,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在认识和实践上得到突变的一个里程碑。《序卷》叙述了从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次失败与胜利,用大量事实和鲜明的论点,令人信服地总结出一条真理:在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和其它道路都是走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这样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一方面,国家的政权性质变了,革命的对象变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没有变,新中国的建设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继续。因此,《序卷》的设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既有因果继承的关系,又起到了相互比较的作用。通过《序卷》的叙述,读者可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今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地位,是在过去长期革命斗争中自然形成的,是不可替代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经验、优良传统,也是从过去长期斗争中发展而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时,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比较,又使读者看到两者性质的明显区别,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没有前车可鉴的事业,因而对党和国家在探索中的艰难和出现的一些失误,可以有个正确的理解。
二、在内容上,贯穿《序卷》始终的是“屈辱”与“抗争”。近百年来,资本一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了空前的屈辱与深重的灾难;各族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同资本—帝国主义及它们的走狗进行了殊死的抵抗和斗争。这是全书高扬的主旋律。
然而,近一个时期以来,舆论界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的声音:鸦片战争被说成是一场“进步”与“落后”的较量,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被说成是最愚昧的封建代表,而血腥镇压农民起义、杀人如剃头的曾国藩反而成为文明与道德的化身;辛亥革命被说成是延误了中国现代化、造成大混乱的一场倒退,而窃国大盗袁世凯竟然以“宽松”的态度造就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有的甚至声称抗日战争也是没有必要的,让日本人进来,中国早就现代化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然,公然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定中国共产党的言论在国内还难以登堂入室。但是,正如龚自珍所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否定太平天国,否定辛亥革命,弦外之音正是为了最终否定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前苏联瓦解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江泽民同志最近一再强调要“讲政治”,国史研究和编写中,“讲政治”三个字尤为重要。所以,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开篇,要不要回顾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和可歌可泣的人民革命斗争,要不要增加这样一部反映“屈辱”与“抗争”的《序卷》,并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分期问题,也不是把体例安排得更好的问题,而是面对现实必须做出回答的政治问题。
因此,对于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就是它们对中国人民的欠帐,书中不惜笔墨地予以淋漓揭露。第二章中列举了中国近代史上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6次大的侵略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战争,日俄东北战争。通过这些战争,侵略者割去了中国大片领土,仅沙俄在十几年中霸占的就达155万平方公里;侵略者强行勒索的一笔笔战争赔款,仅主要的8次就达19.53亿两白银。从鸦片战争到国民党政府灭亡,历届政府共与外国签订了1300多个条约,其中绝大部分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第五章中专列一节,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的罪行:在南京惨绝人寰的30万人大屠杀,在东北灭绝人性的“七三一部队”活体解剖,在华北违反国际公约的毒气战……研究历史要有一个基本尺度,这样,大是大非才不会颠倒。“屈辱”与“抗争”就是《序卷》为以后的各卷竖立的一个基本尺度。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多的读者将对旧中国缺乏直接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设立《序卷》的重要作用,也将更为人们所理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