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河北重点扶持特困村副省级以上领导每人帮扶一个特困村近五千名干部深入扶贫工作第一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29
第1版(要闻)
专栏:

河北重点扶持特困村
副省级以上领导每人帮扶一个特困村
近五千名干部深入扶贫工作第一线
本报讯河北省将2748个特困村作为全省扶贫工作的主战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全社会力量打扶贫攻坚战,对新形势下的扶贫工作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河北省共有46个贫困县(区),其中国家级贫困县40个(含涿鹿县赵家蓬区),省重点扶持的6个。这些县集中分布在太行山、燕山深山区、坝上高寒区和黑龙港流域干旱盐碱区。为了有的放矢地开展扶贫工作,他们将人均收入200元以下的村定为“特困村”,并于1993年底,对全省特困村的基本情况和贫困状况逐一进行了登记造册。同时,各县按照掌握到户的要求,为特困村中的贫困户逐一建档立卡。
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河北省确立了帮扶对口到村、目标责任落实到村、资金安排到村、优惠政策落实到村等一系列“扶贫到村”的制度。
首先做到领导干部带头:43名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贫困县,直接帮扶一个特困村;几年来,先后有近5000名干部深入扶贫工作的第一线。另外,省、市(地)、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省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对口扶贫工作也做到了“包扶到村”。截至今年初,全省2748个特困村全部落实了帮扶单位。
省委、省政府对帮扶单位和特困村所在县、乡党委、政府实行了双向目标管理:三年内解决特困村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使特困村90%以上的群众人均收入达到500元(1990年不变价)以上。如果特困村不能如期解决温饱,不但要追究帮扶单位主要领导人的责任,责令其继续帮扶,直到完成任务,而且要追究特困村所在县、乡领导的直接责任。
河北省明确规定:贫困县制定项目实施计划不突出特困村,尤其是特困村群众不受益,省里坚决不批。两年来,全省投入到特困村的扶贫资金总额达2.76亿元,加上帮扶单位投入的6022万元,人均165元,大大超过全省贫困人口的平均水平。
省教育、交通、电力、农业、畜牧、水产、林业、水利、劳动等有关部门,均结合自身业务,制定并出台了对特困村的特殊优惠政策。
重点扶持特困村使河北省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1995年底,全省46个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42元,比1993年增加706元;贫困人口由1992年的706万人减少到400万人,其中特困人口由203.5万人减少到112.6万人;首批帮扶的1704个特困村人均收入由不足200元提高到400元以上,其中超千元的有143个村。(农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