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我是黎巴嫩人”——黎巴嫩纪行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03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我是黎巴嫩人”
——黎巴嫩纪行之四
本报驻埃及记者刘水明
在今天的黎巴嫩,有人忌讳或不愿意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你是基督教徒,还是穆斯林?”在有着特殊国情的黎巴嫩,人们喜欢一个更笼统的称谓:“我是黎巴嫩人!”
在阿拉伯世界中,黎巴嫩是唯一由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除了以色列的多次入侵和某些外部势力的干涉外,黎巴嫩战乱的内因,主要是历史上形成的众多教派,而且派中有党,党中有派,关系异常复杂。有人说,“三个爱尔兰人会组成两个政党,而三个黎巴嫩人就会组成三个政党并拥有自己的武装”。此话似有一定道理。战乱时,黎有100多个政党,拥有武装的组织30余个。即使政府军内部也存在不同的教派势力,军队总司令无法对他们实施统一指挥。那时,贝鲁特人终日沉浸在悲痛之中,不是东区基督徒哀悼被暗杀的亲人,就是西部穆斯林含泪掩埋死于非命的兄弟。随着“塔伊夫协议”和“大贝鲁特安全计划”的执行,黎巴嫩人终于走出黑暗山谷。
黎各教派都有其传统的居住区,但穆斯林和基督徒杂住在一起的现象也很普遍。贝鲁特东区有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西区则有欧洲风格的教堂。黎经济部长贾比尔告诉我们,在南方,基督徒约占人口总数的1/3。黎巴嫩的基督徒和穆斯林都讲阿拉伯语,除信仰不同外,生活习惯非常相近,异教通婚者大有人在。我在贝鲁特海滨一家咖啡馆巧遇一位远嫁黎巴嫩人的山西女子,她的公公是穆斯林,婆婆是基督徒。她说,战乱对他们的夫妻感情没影响,他们过得很不错。
我们赴黎采访,正赶上4年一度的议会选举。这是战后的第二次选举,于8月18日开始,每星期天依次在北部、山区、贝鲁特、南部和贝卡5省进行。选举规则比较复杂,教派和候选人之间的角逐也很激烈,但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大问题。我们走在贝鲁特街头,只见到处都是候选人的画像和宣传标语,连树干和电线杆上也挤挤挨挨地挂着那些竞选宣传品,给人以“蚂蚁上树”的感觉。在那些形形色色的竞选口号中,最多的要数有关“和解和重建”的内容。如首次竞选议员的哈里里总理提出的口号是:“让我们一起建设未来!”在马尔阿什街一家名叫“吉布西二号”的小书店,店老板卡尔基特向我阐述了他对议会选举的看法,这位亚美尼亚天主教徒用很“书面化”的语言说:“我对选举这类政治游戏不感兴趣,但这种没有硝烟的争夺战总比真枪实弹的战乱强百倍。我们黎巴嫩人,不管是基督徒还是穆斯林,都渴望和平与安宁。但愿今后在黎巴嫩的政治生活中,永远用候选人的头像代替以前那些所谓的‘烈士遗像’,用竞选标语取代火药味十足的‘复仇口号’。”
卡尔基特的观点在黎巴嫩很有代表性。除首都贝鲁特外,我们还走访了黎北部山区、沿海平原、贝卡谷和南部村镇,见到了议长、总理,也接触了不少普通人士,他们都很珍惜和重视民族和解。在黎北部贝什里深山峡谷中的迪曼教堂,我们见到了正在那里消夏避暑的马龙派大主教萨费尔。这位须发皆白、现年72岁的大主教说:“战乱的教训是深刻的。法律明文规定,黎巴嫩公民信仰自由,各教派一律平等。我们应该而且完全可以和平共处。”萨费尔大主教认为,黎不会再次发生战乱了,但他又说,鉴于目前形势,还不会有大批马龙派教徒返回家园。
黎巴嫩现在旅居国外的侨民1100万,相当于黎本国人口的三倍,他们中一部分人是为了躲避战乱弃家出走的。但不管走到哪里,也不管在外飘零了多少年,许多人仍坚持保留了黎巴嫩国籍和“黎巴嫩人”这一特殊身份。据贝鲁特工贸协会主席卡萨尔介绍,黎侨民每月仅从澳大利亚寄回的外汇就有200万美元。黎巴嫩的经济之所以能在战乱持续的情况下避免完全崩溃,境外黎巴嫩人的贡献功不可没。今后重建,同样离不开他们的作用。(全文完)(本报开罗电)
压题照片:贝鲁特市中心重建工地上的测量工程师本报记者刘水明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