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淡化“名”和“分”——大连实施素质教育纪实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0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淡化“名”和“分”
——大连实施素质教育纪实之二
新华社记者尹鸿祝赵华本报记者毕全忠
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最终目的,“分数”和“名次”在这样的模式下被强调到异乎寻常的地位。
向应试教育挑战首先遇到的难题,便是怎样跨越“分数”和“名次”这两座“大山”。
大连的回答是淡化、再淡化。淡化“名”和“分”的过程就是为学校、教师、学生“松绑”的过程。其中,教育行政部门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大连教委下发的“八禁止”中明文规定,禁止按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的高低进行校际、班际和学生之间的名次排队,不准在学校、班级和家长会上张榜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
对于一心要“排队”的学校,大连市教委的“绝招”是“让你排不成”。1987年,他们规定市区5所小学取消毕业统考;1988年市区教委又宣布20所学校不参加全区性的毕业统考;1989年,再次宣布全市的三好学生,包括市级区级校级的三好学生都不参加统考。由于许多学校、学生不参加统考,区里就无法按考分排队。1990年,大连市干脆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一切统考,进一步淡化了各区县、各学校、各班级的名次意识。
大连教育部门为什么如此反对排大榜?曾经当过教师、校长的大连市教委主任贾聚林说:“我们反对县与县比、校与校比、班与班比、学生与学生比,特别要反对学生与学生比。比较的结果是好学生抗挫折能力非常弱,一次考不好就受不了;学习差的学生,在心理上受到的打击是认为自己是弱者。如果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都缺乏信心,自己觉得自己不行,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对于家长和学生特别看重的“分”,大连市教委也大胆“降温”。大连实验小学校长丁延黎说:“透过一张试卷能看到什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意志品格能不能考出来?既然不能,我们为什么非得用分数来把孩子的自信心毁掉呢?”所以,这所学校在低年级废除考试,中高年级试行A、B卷。在低年级,以学生平日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为主,班主任教师综合评分。中高年级的A卷主要考查绝大多数学生,按照大纲和教材出题。B卷则从教材的最基本例题和习题中出题,主要考查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实验小学的所有学生都觉得“我行,我不笨,我不比别人差!”实验小学的观点是,比“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习惯和自信。目前,这所学校已取消了繁琐的分数段统计、优秀率统计、平均分统计,一切只向及格率看齐。
没有了“分”和“名”的沉重压力,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感到莫大的轻松,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学习知识、增长才能上。“分”不再是学生的“小命根”,只是检验某一科、某一段学习成果的一个标志。所以,在一些小学,除了作文之外,很多考试的“分”都是学生互相评。一些学生家长也看开了,对于孩子一次考不好,也不再恼火,只是鼓励地说一句:“找到错误改正就行了,下次好好考。”
在大连,教育终于找准了“分”和“名”的位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